经期结束后1-3天可逐步恢复低强度臀训,需根据个体恢复情况调整强度,避免剧烈运动引发不适。
月经期间子宫内膜脱落伴随失血,结束后1-2天仍处于修复阶段。此时应选择自重深蹲、臀桥等低强度动作,避免大重量硬拉或跳跃类训练。部分女性可能残留腰骶酸胀感,可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紧张。
经期后雌激素水平回升利于肌肉合成,但孕激素尚未完全恢复。建议采用15-20次/组的中等重复次数训练,如弹力带侧步走、跪姿后踢腿,既激活臀部肌群又避免过度疲劳。训练后补充含铁食物如菠菜、牛肉促进血红蛋白恢复。
存在痛经史或经量过多者应延迟至经后3-5天再训练。初次恢复训练需观察是否出现头晕、腹痛等异常症状,必要时进行血常规检查排除贫血。训练中避免骨盆倒置动作如倒蹬机训练,防止盆腔充血。
经后第1周采用30%-50%常规训练强度,从2组/动作开始逐步增加。推荐单腿臀推、螃蟹步等单侧训练改善肌力平衡,配合泡沫轴放松梨状肌。第2周若无不适可恢复80%强度,但仍需避免最大重量训练。
运动习惯良好者可能经后次日即可训练,而长期缺乏运动者建议观察3天。35岁以上女性需注意盆底肌评估,凯格尔运动应与臀训间隔4小时以上。出现异常出血或持续疲劳需暂停训练并就医。
经期后臀部训练需配合高蛋白饮食如鸡胸肉、希腊酸奶促进肌肉修复,每日补充1.5L水分维持代谢。有氧运动选择游泳或椭圆机等低冲击项目,每周2-3次20分钟为宜。训练后48小时内可冷敷骶髂关节预防炎症,睡眠保证7小时以上帮助激素平衡。长期经期运动紊乱者建议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