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不赡养老人属于违法行为,可能涉及遗弃罪、违反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未尽赡养义务需承担民事责任、情节严重者面临刑事处罚、需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1条,对年老、年幼、患病等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人负有扶养义务而拒绝扶养,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可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4条明确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义务。
未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可能被老人起诉至法院,法院可判决支付赡养费。赡养费标准通常参照当地生活水平、老人实际需求及子女经济能力。例如北京2023年农村老人赡养费最低标准为每月800元,城镇老人约1200元。
发生赡养纠纷时,可先向居委会、村委会或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过程中需准备老人身份证明、医疗支出凭证、子女收入证明等材料。调解成功的可签订书面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
准备起诉时应收集子女收入证明如工资流水、纳税记录、老人生活开支票据医药费、护理费收据、子女拒绝赡养的录音录像或微信记录。农村地区需特别注意保留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等财产凭证。
继子女对形成抚养关系的继父母、养子女对养父母同样具有法定赡养义务。但子女被合法收养后,与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消除。丧失劳动能力的子女可酌情减免赡养责任。
建议子女定期支付赡养费并保留转账记录,老人应保证银行卡账户正常使用。经济困难家庭可申请低保或临时救助,社区可组织志愿者提供助餐、保洁等服务。冬季注意防寒保暖,每日摄入足量蛋白质和维生素,适当进行太极拳、散步等低强度运动,定期测量血压血糖。出现严重营养不良或长期卧床需及时就医,可向民政部门申请医疗救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