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小时避孕失败后胎儿可以保留,但需评估药物影响、胚胎发育状况、母体健康风险、遗传筛查结果及医生专业建议。
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大剂量激素可能干扰子宫内膜但不直接损害胚胎。受孕后服药需通过B超监测孕囊位置和胎心发育,药物暴露时间与胎儿畸形无明确关联,但孕早期需加强产检排除异常。
避孕失败后妊娠需在孕6-8周进行首次B超,确认胚胎着床位置及心管搏动。孕11-13周NT检查评估染色体风险,孕16-20周通过唐筛或无创DNA进一步排查畸形,系统超声检查建议增加至3-4次。
紧急避孕药可能导致短暂内分泌紊乱,需检测孕酮和HCG翻倍情况。存在宫外孕风险者应每周复查血HCG,黄体功能不足者可补充地屈孕酮或黄体酮胶囊,维生素E和叶酸需持续服用至孕12周。
除常规产前筛查外,建议增加羊水穿刺或绒毛活检排除基因异常。35岁以上孕妇直接选择无创DNA-plus检测,有家族遗传病史者需进行针对性基因测序,胎儿心脏超声需在22-24周重点排查。
三甲医院产科和生殖医学中心联合评估更稳妥,药物流产仅适用于孕49天内且确诊宫内妊娠者。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需在医生监护下使用,宫腔镜取胚术适合孕10周内,超过12周需引产手术。
日常需保持每天400μg叶酸摄入直至分娩,避免剧烈运动和高温环境。每周3次30分钟散步改善子宫供血,增加鱼类、坚果等富含Omega-3食物。严格禁烟酒并控制咖啡因摄入,每两周监测血压血糖,出现腹痛或出血立即就医。产后母乳喂养需延迟至药物代谢完全后,通常避孕药停用3个月再考虑妊娠更安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