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期通常持续3-7天,具体时长受激素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体质差异、生活习惯及疾病因素影响。
月经周期由雌激素和孕激素调控,当黄体萎缩后激素骤降,子宫内膜脱落形成经血。激素分泌异常可能导致经期缩短或延长,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出现月经稀发。治疗可选用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或通过中药如当归、益母草调理。
子宫内膜厚度直接影响经期长短,正常脱落期约5mm。过薄<4mm可能经量少、经期短,常见于多次流产者;过厚>12mm易导致经期延长,需排查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检查是明确诊断的金标准,必要时行诊刮术。
遗传基因决定基础生理特征,部分女性家族性表现为3天经期,部分则持续7天。体重过轻BMI<18.5可能引起经量减少,肥胖BMI>28易导致经期延长。保持适度运动如瑜伽、快走有助于维持正常周期。
长期熬夜会扰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导致经期紊乱。突然剧烈运动可能引发暂时性闭经。建议经期避免冰饮、辛辣食物,可饮用姜枣茶暖宫,每日保证7小时睡眠。
子宫肌瘤患者常见经期延长至10天以上,伴随大量血块;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导致月经频发。需通过B超和甲功五项确诊,肌瘤>5cm需腹腔镜切除,甲减需终身服用优甲乐。
经期护理需注意补充铁元素预防贫血,推荐食用猪肝、菠菜;适当摄入维C促进铁吸收。避免盆浴和游泳以防感染,选择棉质透气卫生巾每2-3小时更换。痛经时可热敷下腹部,持续严重疼痛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但避免倒立等倒置体位动作。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