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可能由卵巢功能衰退、过度节食减肥、垂体疾病、药物副作用、长期压力等因素引起。
卵巢早衰或围绝经期卵巢功能下降是雌激素降低的主要原因。40岁前出现闭经伴潮热盗汗需就医确诊,激素替代治疗常用戊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片或雌二醇贴剂,同时需补充钙剂预防骨质疏松。
极端节食导致体脂率低于17%时,脂肪组织合成的雌激素显著减少。每日需保证50g优质蛋白摄入,多吃豆浆、亚麻籽、蜂王浆等植物雌激素食物,BMI应维持在18.5-23.9之间。
垂体瘤或席汉氏综合征会影响促性腺激素分泌。核磁共振检查可确诊,微腺瘤可用溴隐亭治疗,大腺瘤需经蝶窦手术,术后需长期服用优甲乐等激素替代药物。
长期使用雷公藤多苷片等免疫抑制剂,或乳腺癌术后他莫昔芬治疗均会抑制雌激素。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激素水平,必要时采用植物雌激素替代,避免同时服用葡萄柚汁影响药物代谢。
持续焦虑会升高皮质醇,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正念冥想,瑜伽练习可选择猫牛式、婴儿式,保证23点前入睡有助于褪黑素正常分泌。
雌激素偏低女性日常可食用当归羊肉汤、葛根粉冲饮等药膳,每周3次快走或游泳锻炼,避免使用含双酚A的塑料餐具。围绝经期女性建议每年检测骨密度,阴道干涩症状可使用雌三醇乳膏局部护理,突然出现的异常子宫出血需立即就医排查内膜病变。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