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频繁服用避孕药可能导致月经紊乱、内分泌失调、血栓风险增加、肝功能异常及生育能力暂时下降。
避孕药中激素成分干扰子宫内膜正常周期,连续服用十几次易引发经期不规律、经量减少或闭经。建议停药观察3个月,若未恢复需就医,必要时采用黄体酮等药物调节周期。
外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长期摄入会抑制卵巢功能,导致痤疮、情绪波动、乳房胀痛。可通过检测性激素六项确认,短期使用逍遥丸或维生素B6缓解症状,严重者需激素替代治疗。
雌激素成分促进凝血因子合成,多次服药可能引发静脉血栓。高风险人群吸烟、肥胖应停用并检查D-二聚体,预防性服用阿司匹林,出现下肢肿痛需立即进行血管超声检查。
药物代谢加重肝脏负担,表现为转氨酶升高、黄疸。需定期检测肝功能,停用避孕药后配合水飞蓟素护肝,避免与酒精同服,肝硬化患者禁用激素类避孕药。
短期内可能抑制排卵但可逆,停药后多数人在6个月内恢复。备孕前建议做卵泡监测,辅助服用辅酶Q10改善卵子质量,超过1年未孕需排查输卵管问题。
饮食上多摄入深色蔬菜和优质蛋白,减少高脂食物;每周3次有氧运动促进代谢;服药期间每日补充400μg叶酸,避免与抗生素同服。出现严重头痛或视觉异常需立即停药就医,40岁以上女性建议改用避孕套等非激素避孕方式。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