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射精仍有意外怀孕风险,紧急避孕药可作为补救措施,但需权衡利弊。
体外射精避孕失败率高达22%,前列腺液可能含有少量精子导致受孕。紧急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或干扰受精卵着床发挥作用,事后72小时内服用可降低75%-85%妊娠风险。常用药物包括左炔诺孕酮片如毓婷、米非司酮片如后定诺等。
紧急避孕药含高剂量激素,可能引发恶心呕吐发生率约15%、不规则子宫出血20%-30%、乳房胀痛等反应。频繁使用会导致月经周期紊乱,一年内建议不超过3次。服药后出现严重腹痛或持续出血需就医。
安全套破裂、漏服短效避孕药等意外情况更适合使用。单纯体外射精后服药属于过度干预,可能增加身体负担。存在血栓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哺乳期女性需暂停母乳喂养3天。
常规避孕可选择短效避孕药优思明、妈富隆、避孕套杜蕾斯、冈本或宫内节育器。体外射精配合排卵期监测基础体温法、排卵试纸能降低风险,但需严格掌握生理周期。
反复使用紧急避孕药可能引发焦虑情绪,伴侣双方应共同承担避孕责任。青少年使用前建议咨询错误用药可能导致后续避孕依从性下降。
饮食上多摄入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深绿色蔬菜缓解药物带来的代谢压力,避免酒精加重肝脏负担。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调节内分泌,服药后出现持续头晕可尝试深呼吸练习。建立长期避孕意识比事后补救更重要,妇科检查建议每年一次,男性精液分析可评估避孕可靠性。紧急避孕药不能预防性传播疾病,高风险性行为后仍需进行HIV/梅毒检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