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挤奶可能损伤乳腺组织,正确操作可避免风险,错误手法可能导致乳腺炎、导管损伤或乳汁淤积。
乳腺由腺泡和导管组成,外力挤压可能造成微小损伤。哺乳期乳腺充血敏感,粗暴挤压易引发局部水肿。正确手法需用指腹从乳房根部向乳头方向轻柔推压,避免指甲掐捏或过度用力。
不当挤压会使乳汁逆流进入乳腺间质,形成硬块。临床常见因挤压导致非感染性乳腺炎案例。建议采用热敷后"C"型手型托住乳房,拇指与食指在乳晕处规律按压。
乳腺导管直径仅1-2毫米,暴力挤压可能造成导管断裂。损伤后可能出现血性乳汁或乳头溢液。专业通乳师会采用振荡式手法,配合40℃温水毛巾外敷促进导管扩张。
手部细菌通过破损乳头进入乳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率达67%。挤奶前需用肥皂清洗双手,哺乳后涂抹羊脂膏保护乳头。出现发热、红肿需立即就医,抗生素选择头孢类或青霉素类。
电动吸奶器负压控制在250mmHg以下,手动吸奶器每侧使用不超过15分钟。乳汁分泌不足时可尝试穴位按摩,膻中穴、乳根穴每次按压3分钟,配合鲫鱼汤、无花果食疗。
哺乳期每日需补充500kcal热量,推荐三文鱼、核桃等富含ω-3食物。穿戴无钢圈哺乳文胸,睡眠避免压迫乳房。每天进行扩胸运动和肩部环绕,每次涨奶及时排空,保持2-3小时哺乳间隔。出现持续疼痛、肿块或发热症状,需乳腺科超声检查排除脓肿。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