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避孕可选择短效复方口服避孕药、长效避孕针或皮下埋植剂,具体需根据个体健康状况、避孕需求及医生建议选择。
含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方制剂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通过抑制排卵实现避孕,需每日定时服用。适合健康育龄女性,可调节月经周期,但需排除血栓病史、严重肝病等禁忌症。常见副作用包括乳房胀痛、点滴出血,通常1-3个月适应后缓解。
醋酸甲羟孕酮等孕激素制剂每3个月注射一次,适合易漏服药物者。可能引起月经紊乱或闭经,停药后生育能力恢复较慢。需监测骨密度变化,骨质疏松高风险人群慎用。
依托孕烯植入棒有效期3-5年,避孕成功率超99%。局部麻醉植入上臂皮下,适合哺乳期及不能使用雌激素者。可能出现不规则出血、头痛,需专业医疗机构操作取出。
左炔诺孕酮片等仅用于事后72小时内补救,含大剂量激素,频繁使用会导致内分泌紊乱。每年使用不超过3次,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式。
铜质宫内节育器适合激素禁忌者,有效期5-10年。可能增加经量和痛经,需定期检查位置。避孕套等屏障法无激素影响,但需坚持正确使用。
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绿叶蔬菜,减少高盐高脂食物以降低血栓风险。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有助于缓解药物引起的情绪波动。用药期间每6-12个月需复查血压、肝功能,出现持续头痛、视力模糊立即就医。哺乳期女性优先选择纯孕激素制剂,40岁以上吸烟者需评估心血管风险。不同避孕方式各具特点,建议妇科医生指导下根据年龄、生育计划及生活习惯综合选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