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病常见症状包括异常分泌物、下腹疼痛、月经紊乱、外阴瘙痒及性交疼痛,治疗方法需根据具体病因选择药物、手术或物理治疗。
阴道分泌物颜色、气味或量的改变可能由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感染或滴虫病引起。细菌性阴道炎可用甲硝唑栓剂或克林霉素乳膏;霉菌感染常用克霉唑阴道片或氟康唑口服;滴虫病需口服替硝唑联合阴道用药。日常需保持外阴干燥,避免穿紧身化纤内裤。
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或卵巢囊肿会导致持续性坠痛。急性盆腔炎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子宫内膜异位可服用地诺孕素或进行腹腔镜手术;卵巢囊肿超过5cm需腹腔镜剥离。热敷腹部可缓解轻度疼痛。
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或子宫肌瘤可能引发经期延长、量多或闭经。多囊患者用炔雌醇环丙孕酮调节激素;甲亢患者需服用丙硫氧嘧啶;黏膜下肌瘤建议宫腔镜切除。记录月经周期有助于早期发现问题。
外阴白斑、过敏或阴虱感染会造成剧烈瘙痒。外阴白斑需涂抹丙酸氯倍他索软膏;过敏反应口服氯雷他定并停用刺激物;阴虱感染需剃除阴毛后使用扑灭司林乳液。避免抓挠,选择纯棉透气材质内裤。
阴道干涩、盆腔粘连或处女膜闭锁可能导致性交不适。更年期女性可使用雌三醇乳膏;盆腔粘连需腹腔镜松解术;处女膜闭锁需手术切开。使用水溶性润滑剂可改善干燥问题。
妇科病日常护理需注意均衡摄入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推荐食用酸奶、深海鱼和坚果;每周进行3次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避免使用碱性洗液冲洗阴道,月经期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40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做HPV和TCT联合筛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腹痛或发热症状需立即就医。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