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过量服用避孕药可能抑制卵巢正常功能,主要与激素干扰、卵泡发育抑制、子宫内膜变化、内分泌紊乱及个体差异有关。
避孕药通过外源性雌激素和孕激素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长期使用可能导致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反应降低。临床建议每年停药1-2个月,必要时可改用低剂量制剂如屈螺酮炔雌醇片。
持续抑制排卵会使原始卵泡长期处于静止状态,研究显示停药后平均3-6个月可恢复排卵功能。超声监测显示,短期使用者卵泡储备无明显变化。
孕激素成分导致子宫内膜变薄,可能影响后续着床。治疗可补充维生素E每日400IU或阿司匹林75mg/日改善内膜血流。
突然停药可能引发月经紊乱,表现为闭经或异常子宫出血。建议逐步减量,配合坤泰胶囊或定坤丹调节周期。
35岁以上或卵巢储备不足者影响更显著,AMH检测可评估功能。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谨慎使用,建议每半年复查性激素六项。
日常需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ω-3食物摄入,每周3次有氧运动维持体重。出现停经超3个月需就医,超声检查排除卵巢早衰。长期使用者建议每年检测骨密度,补充钙剂1000mg/日和维生素D800IU/日预防骨质流失。避孕药连续使用不宜超过5年,计划妊娠前应提前6个月改用屏障避孕。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