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支原体感染属于生殖道感染,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性病,需根据具体分型判断传播途径。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女性生殖道常见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这类微生物可定植于健康人群泌尿生殖系统,当免疫力下降或菌群失衡时引发感染。实验室培养或核酸检测可明确分型,非致病型无需特殊处理。
性接触是主要传播方式,但母婴垂直传播、间接接触污染物品也可能感染。共用浴具、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等非性传播途径约占15%-20%。规范使用避孕套可降低80%以上性传播风险。
约30%感染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白带增多、尿痛、下腹坠胀。与淋病、衣原体感染不同,支原体很少引起严重盆腔炎。但孕期感染可能导致早产、胎膜早破,需孕检时重点筛查。
核酸扩增试验是金标准,药敏试验指导用药。敏感抗生素包括多西环素、阿奇霉素、莫西沙星,疗程7-14天。性伴侣需同步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无保护性行为,复查转阴前不建议备孕。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过度冲洗破坏菌群平衡。选择纯棉内裤并每日更换,性行为后及时排尿。增强免疫力可通过补充维生素C、锌元素,每周3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饮食上多摄入酸奶、纳豆等富含益生菌的食物,限制高糖饮食以防菌群失调。出现异常分泌物或排尿不适时,建议48小时内就诊。日常护理可选用pH4.0-4.5的弱酸性洗液,避免使用碱性肥皂。规律作息和压力管理对维持生殖道微生态平衡至关重要,长期熬夜或焦虑可能增加复发风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