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服用避孕药后仍可能怀孕,与药物类型、服用时间、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
紧急避孕药有效率约85%,需在性行为后72小时内服用,越早效果越好。短效避孕药需每日规律服用,漏服可能降低避孕效果。长效避孕药通过缓慢释放激素发挥作用,但需医生指导使用。
紧急避孕药在排卵期前后服用效果下降,短效避孕药需连续服用7天才起效。药物吸收受进食影响,空腹或呕吐可能影响药效。
体重超过70公斤可能降低紧急避孕药效果,代谢异常者药物浓度不足。同时服用抗生素、抗癫痫药等会干扰药效。
服药后再次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可能怀孕,药物不终止已发生的妊娠。出现月经延迟超过1周需验孕,早期妊娠可通过尿检确认。
确认怀孕后需及时就医,药物流产需在49天内进行。人工流产包括负压吸引术、钳刮术等手术方式,需在正规医院操作。
青少年应避免频繁使用紧急避孕药,每年不超过3次。正确使用避孕套能有效预防性传播疾病,短效避孕药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叶酸,避免酒精影响药物代谢。适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呕吐影响药效。出现异常出血或腹痛需及时就医检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