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打人是否判刑需根据伤情鉴定结果及刑事责任年龄判定,轻微伤通常不承担刑责但需民事赔偿,重伤或死亡可能面临故意伤害罪指控。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需完全负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仅对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等八类严重犯罪承担刑责。15岁打人若未造成重伤以上后果,一般不负刑事责任,但需接受公安机关训诫或送入工读学校。
轻微伤属于治安案件,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最高处15日拘留;轻伤二级以上则构成刑事犯罪。例如面部创口长度达4.5厘米即达轻伤标准,施暴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未成年人造成他人损害时,监护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医疗费、护理费等实际损失应全额赔付,精神损害赔偿金根据案情酌定,法院可能判决监护人公开道歉。
公安机关受理案件后,需在30日内完成伤情鉴定。对于可能构成刑事犯罪的案件,检察院将审查是否提起公诉,法院审理时会综合考虑嫌疑人悔罪态度、赔偿情况等从轻情节。
未达刑责年龄的涉案未成年人,可能被送往专门学校进行矫治教育,期限一般为1-3年。北京市海淀寄读学校等机构通过心理干预、行为矫正等方式帮助青少年回归正轨。
日常需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家长可陪同孩子观看今日说法等普法节目,学校应定期开展模拟法庭活动。饮食上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三文鱼、核桃等食物有助于情绪稳定,每天30分钟篮球、跳绳等团体运动能消耗过剩精力,避免暴力倾向。未成年人出现攻击行为时建议及时寻求心理咨询师干预,通过沙盘治疗等方式疏导情绪。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