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果梨内部发黑可能由氧化变质、冻伤或病害引起,轻微变色可削除后食用,霉变腐烂需丢弃。
果肉接触空气后氧化变黑属于正常现象,削去变色部分即可安全食用。短期冷藏保存时用保鲜膜包裹切口,或滴柠檬汁延缓氧化。维生素C片溶解后浸泡果肉5分钟也能抑制褐变。
零下温度储存会导致细胞破裂发黑,冻伤部位口感绵软但无毒。切除黑色部分后,剩余果肉可制作梨汤或果酱。避免整果冷冻,建议3-5℃冷藏保存不超过两周。
链格孢菌等病原体感染会产生放射状黑斑,伴有酒味或苦味。霉变果实含展青霉素等毒素,即使加热也无法分解,发现霉斑需整颗丢弃。选购时注意果柄处无褐色病斑。
后熟期过长的梨子糖化发酵,果核周围出现半透明褐变。轻微糖化可食用,伴有酸腐味则已变质。常温存放时避免挤压,与苹果分开放置延缓成熟。
果心线虫蛀食会留下黑色虫道和排泄物,蛀孔周围1厘米果肉需切除。用盐水浸泡15分钟驱虫,选购时观察果蒂是否完整无孔洞。
日常储存冬果梨建议用透气的纸袋包装,避免潮湿环境。出现局部发黑时,将果肉切块蒸煮后搭配银耳、百合制作润肺甜品。每日摄入200-300克新鲜梨肉有助于补充膳食纤维,但腹泻期间需暂停食用。霉变果实处理时戴手套避免接触孢子,刀具砧板及时用沸水消毒。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