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浑身没劲可能与营养不良、慢性疾病、肌肉萎缩、药物副作用、心理因素有关。
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易缺乏蛋白质、维生素B12、铁等营养素,导致能量代谢障碍。建议每日摄入鸡蛋、鱼肉、瘦肉等优质蛋白,搭配菠菜、动物肝脏补铁,必要时口服复合维生素补充剂。
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衰等疾病会引发代谢异常。需定期监测血糖、甲功五项等指标,控制血糖可服用二甲双胍,甲减患者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心衰患者按医嘱使用利尿剂。
年龄增长导致肌肉量逐年减少,60岁以上人群每年流失3%肌肉。推荐每周3次抗阻训练如靠墙深蹲、弹力带练习,配合乳清蛋白粉补充,严重者可进行电刺激肌肉康复治疗。
降压药如氢氯噻嗪、镇静剂如地西泮可能引起乏力。就诊时携带用药清单,医生可能调整为ARB类降压药缬沙坦或更换短效镇静药物唑吡坦。
抑郁症、焦虑症会表现为躯体性疲劳。心理量表评估后,轻度可通过团体活动改善,中重度需联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舍曲林及认知行为治疗。
日常可增加核桃、牛油果等健康脂肪摄入,进行八段锦等低强度运动,睡眠时保持卧室温度22-24℃。长期乏力需排查肿瘤、帕金森等重大疾病,血常规、肿瘤标志物、肌电图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注意观察是否伴随消瘦、水肿等体征,记录每日体力变化供医生参考。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