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失败后胎儿能否保留需综合评估药物影响、母体健康及胚胎发育情况,关键因素包括避孕方式、用药时间、孕检结果。
激素类避孕药可能干扰子宫内膜,但短效避孕药停药后怀孕通常无影响。紧急避孕药含大剂量左炔诺孕酮,若受精卵已着床则无效,未着床时可能抑制排卵或改变输卵管蠕动,但现有研究未明确证明其致畸性。屏障避孕失败如避孕套破裂对胚胎无直接影响。
受精后2周内属"全或无"期,药物要么导致流产要么无影响。孕5-10周是器官发育敏感期,此阶段接触紧急避孕药需加强产检。长效避孕针剂需等待3-6个月药物代谢后再怀孕,意外妊娠需监测激素水平。
孕6周超声确认宫内妊娠,孕11-13周NT检查筛查染色体异常。绒毛膜取样或羊水穿刺可进一步评估基因缺陷。连续两次以上避孕失败妊娠建议进行夫妻双方生育力检查。
35岁以上孕妇需重点排查妊娠高血压和糖尿病。有宫外孕史者应排除输卵管妊娠。长期服用短效避孕药者需检查肝功能,紧急避孕药使用后需观察阴道出血情况。
美国妇产科学会指出单纯紧急避孕药暴露不是终止妊娠指征。世界卫生组织建议补充叶酸至孕12周。出现持续腹痛或出血需排除宫外孕,孕中期需筛查妊娠期糖尿病。
饮食注意补充富含叶酸的菠菜、动物肝脏,避免生食和酒精摄入。适度进行孕妇瑜伽或散步,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血压和血糖,使用避孕药失败妊娠者建议孕早期每周复查孕酮水平。产后需根据避孕需求选择宫内节育器或皮下埋植剂等长效措施,哺乳期避免含雌激素避孕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张忠浩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