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补充黄体酮的最佳年龄需根据具体需求判断,常见于卵巢功能减退、备孕保胎、围绝经期调理三个阶段。
40岁前出现卵巢功能衰退需补充黄体酮,典型表现为月经稀发、潮热盗汗。遗传因素占早衰病例的20%-25%,环境毒素如双酚A暴露可能加速卵泡耗竭。临床常用微粒化黄体酮胶囊200mg/日,地屈孕酮10mgbid口服,或黄体酮阴道缓释凝胶90mg/日。配合维生素E400IU/日可改善卵泡质量。
35岁以上备孕女性黄体功能不足发生率超30%,基础体温双相不典型者建议月经周期第16-25天补充。天然黄体酮注射液20mg/日肌注适用于反复流产史者,地屈孕酮片10mgbid更适合胃肠道敏感人群。子宫内膜薄于7mm时需联用戊酸雌二醇。
45-55岁女性出现月经紊乱时,序贯疗法中黄体酮使用10-14天/周期。微粒化黄体酮100mg睡前服用可缓解失眠,醋酸甲羟孕酮5mg/日更适合合并子宫肌瘤者。连续联合方案中需监测乳腺密度变化。
无排卵性功血患者短期使用黄体酮止血,地屈孕酮10mgbid用10天形成撤退性出血。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出血需考虑子宫内膜消融术,宫腔镜指导下诊刮可同时取病理。
试管婴儿移植后黄体支持至孕10周,阴道用黄体酮缓释凝胶可维持血药浓度稳定。肥胖患者需增加剂量30%,血清孕酮水平低于15ng/ml时应调整用药方案。
日常饮食可增加核桃、亚麻籽等植物固醇摄入,每周3次有氧运动改善黄体功能。围绝经期女性每日钙摄入应达1200mg,绝经后使用黄体酮需每年评估心血管风险。阴道用药者需注意局部清洁,口服制剂建议餐后服用减少头晕发生率。长期使用者每6个月需进行肝肾功能、乳腺超声和骨密度监测。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