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挤压乳头可能引发乳头损伤、感染风险增加、乳腺导管堵塞、疼痛不适以及影响哺乳功能。
反复挤压乳头会导致局部皮肤破损或角质层变薄,机械性刺激可能引发乳头皲裂、出血。轻微损伤可用红霉素软膏外涂预防感染,严重者需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日常避免穿戴粗糙内衣,哺乳期女性需调整婴儿衔乳姿势。
破损的乳头易被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可能发展为乳腺炎或乳晕脓肿。出现红肿热痛需口服头孢克肟等抗生素,已形成脓肿则需切开引流。保持乳房清洁干燥,接触乳头前务必洗手,经期前后免疫力低下时更需警惕。
外力压迫可能使乳腺导管变形狭窄,乳汁或分泌物滞留可能形成硬块。哺乳期女性可尝试热敷后由乳晕向乳头方向按摩,非哺乳期建议超声检查排除导管内乳头状瘤。维生素E软胶囊刺破后涂抹有助于导管润滑。
乳头分布丰富神经末梢,长期刺激可能导致感觉异常,表现为刺痛或麻木。暂停所有外力接触,神经营养药物如甲钴胺片可改善症状。性生活时避免过度刺激,选择无钢圈内衣减少压迫。
孕期频繁挤压可能损伤蒙氏腺体,影响产后油脂分泌导致乳头皲裂。备孕女性需停止该行为,已出现干燥脱屑可使用羊脂膏护理。哺乳前温水清洁即可,过度清洗反而破坏保护层。
日常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B族的全谷物和深绿色蔬菜,有助于维持皮肤健康。乳房自检应采用指腹平抚而非挤压手法,运动时穿戴专业运动内衣减少摩擦。发现乳头溢液、皮肤橘皮样改变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排除佩吉特病等严重疾病可能。哺乳期女性出现堵塞可尝试卷心菜叶冷敷缓解肿胀,非哺乳期持续不适需做乳腺钼靶检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张忠浩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