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体灼烧下坠感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炎、阴道炎、盆腔炎、尿道结石等原因引起。
细菌侵入尿道引发炎症反应,典型症状包括排尿灼痛、下腹坠胀。大肠杆菌感染占75%以上,性活动或卫生不良易诱发。治疗需口服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配合碳酸氢钠片碱化尿液缓解刺痛,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冲刷尿道。
久坐或憋尿导致前列腺充血,表现为会阴部灼热伴肛门坠胀。细菌性需用环丙沙星穿透前列腺包膜,非细菌性可选用坦索罗辛改善排尿。每日温水坐浴15分钟,避免骑行等压迫前列腺的运动。
念珠菌感染时阴道黏膜出现烧灼感,伴随豆渣样分泌物。克霉唑栓剂连用7天,乳酸菌制剂恢复菌群平衡。穿纯棉内裤保持透气,性交前后及时清洁,经期每2小时更换卫生巾。
淋球菌或衣原体上行感染引发盆腔坠痛,急性期可能发热。静脉注射头孢曲松联合多西环素,慢性期配合红外线理疗。治疗期间禁止盆浴,避免辛辣食物刺激盆腔充血。
结石移动划伤尿道产生烧灼感,排尿末段疼痛加剧。小于6mm结石可服用排石颗粒配合跳跃运动,大于1cm需体外冲击波碎石。限制菠菜豆腐等高草酸食物,柠檬酸钾预防复发。
出现症状后48小时内饮用蔓越莓汁抑制细菌附着,南瓜籽油含锌元素保护前列腺。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支撑力,游泳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避免穿紧身牛仔裤,使用pH5.5弱酸性护理液清洁外阴。持续三天未缓解或伴随血尿、发热时需泌尿科就诊,育龄女性应排除宫外孕等妇科急症。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