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避孕药停药后同房存在怀孕风险,与停药时间、排卵恢复及避孕措施有关。
短效避孕药需每日服用以维持激素水平,停药后3-7天药物代谢完毕,卵巢功能逐渐恢复。若在停药后立即同房且未采取其他避孕措施,可能因排卵提前恢复导致意外妊娠。建议停药后7天内使用避孕套等屏障避孕法。
约50%女性在停药2-4周内恢复排卵,个体差异受药物成分、用药时长影响。部分人可能出现"反跳性排卵",即停药后首次排卵早于预期。可通过基础体温监测或排卵试纸追踪排卵情况,避免高危期无保护性行为。
避孕药中的孕激素会抑制子宫内膜增厚,停药后需1-2个月经周期恢复适宜着床的厚度。但子宫内膜修复速度与妊娠无必然关联,只要发生排卵即有受孕可能,需警惕薄型子宫内膜导致的早期流产风险。
停药后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可能引发撤退性出血假月经,易误判为正常周期。实际排卵可能在此后任意时间发生,不能以出血作为安全期依据。建议使用复方口服避孕药者完整服用整板药物,减少激素波动。
计划停药备孕者,建议提前3个月补充叶酸;暂不生育者可转用长效避孕方式如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紧急情况下同房,72小时内服用左炔诺孕酮1.5mg单剂或乌利斯他醋酸酯30mg,但不可作为常规避孕手段。
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锌的海产品、坚果促进卵子质量恢复,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调节内分泌。停药后首次月经延迟超40天需验孕,异常出血或腹痛应及时妇科检查。哺乳期女性应避免含雌激素的复方避孕药,建议纯孕激素制剂或非激素避孕方式。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