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板内部生虫可能由潮湿环境、木质材料缺陷、虫卵残留、长期存放不当或已有虫害蔓延引起,处理方法包括物理灭虫、化学防治、更换材料、环境干燥和定期检查。
竹材长期处于湿度超过60%的环境时,纤维素易被蛀虫分解。使用除湿机将环境湿度控制在50%以下,或放置生石灰包吸附水分。严重虫蛀的竹板可浸泡5%硼酸溶液24小时,晾干后形成防虫保护层。
未经高温碳化处理的竹材含有淀粉和糖分,易吸引粉蠹虫。对轻微虫蛀部位,可用注射器将氯菊酯药剂注入虫孔。大面积蛀蚀需更换经过200℃以上高温处理的碳化竹材,破坏虫卵存活环境。
制作时未彻底清除的竹青部分携带竹象虫卵。采用-18℃冷冻48小时杀灭虫卵,处理后用砂纸打磨表面。已出现虫道的竹板,可灌注石膏粉填塞孔洞阻断幼虫呼吸。
堆放在阴暗角落的竹板易滋生竹长蠹。每季度用毛刷清理竹缝,紫外线灯照射30分钟灭活虫卵。存放时竹板间放置樟木条,保持10cm以上通风间隙。
相邻物品的害虫扩散会导致交叉感染。隔离受虫竹板后,使用磷化铝熏蒸剂密封处理72小时。竹制品表面涂刷桐油或蜂蜡形成物理隔离层,每周检查是否有新蛀孔。
日常保养可食用级矿物油擦拭竹板,避免使用含糖分护理剂。运动保养时避免剧烈敲击产生裂缝,存放环境保持通风干燥。竹制餐具出现虫蛀应立即停用,烹饪器具虫蛀后需高温蒸煮消毒。定期用强光手电筒照射检查内部虫道,春季前进行预防性药物处理。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