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45岁后性功能减退可能与激素变化、慢性疾病、心理压力、不良生活习惯、药物副作用等因素有关。
睾酮水平随年龄增长自然下降,40岁后每年降低约1%-2%。可通过血清睾酮检测确诊,替代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如注射十一酸睾酮、贴剂或凝胶制剂。日常补充锌、维生素D有助于激素合成。
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影响勃起。需控制原发病,如二甲双胍调节血糖,西地那非改善勃起功能。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和血压,保持空腹血糖低于7mmol/L。
工作压力或焦虑引发的心理性ED占比约30%。认知行为疗法效果显著,可尝试正念减压训练。伴侣共同参与治疗,避免指责性沟通,建立非性接触的亲密行为。
长期吸烟使ED风险增加50%,酒精抑制中枢神经兴奋性。建议逐步戒烟,每周饮酒不超过100ml纯酒精。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周3次,每次30分钟改善血液循环。
降压药、抗抑郁药可能干扰性功能。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如将利尿剂更换为ARB类降压药。避免自行服用壮阳保健品,防止药物相互作用。
饮食建议增加牡蛎、坚果等富含精氨酸食物,深绿色蔬菜补充叶酸。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每天3组每组15次收缩。睡眠保证7小时,避免熬夜导致激素紊乱。定期进行前列腺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伴侣双方需理解年龄相关的生理变化,共同探索适合的亲密方式。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