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可通过肛门肿物脱出、排便异常、局部不适等症状判断,需结合直肠指诊或肠镜检查确诊。
直肠黏膜或全层脱出肛门外是典型表现,初期排便时出现可自行回纳,后期需手动复位。伴随肛门坠胀感,严重者咳嗽时即脱出。治疗采用硬化剂注射如5%鱼肝油酸钠、直肠悬吊术或Altemeier手术。
长期便秘或腹泻导致腹压增高,引发直肠脱垂。粪便带黏液或血丝需警惕黏膜损伤。调节肠道功能可口服乳果糖缓解便秘,蒙脱石散控制腹泻,配合提肛运动每日3组每组15次。
脱出肠管摩擦引发肛周皮肤破损,出现刺痛或灼烧感。新鲜血迹多提示黏膜撕裂。局部使用硝酸甘油软膏缓解痉挛,出血量大需电凝止血。温水坐浴每日2次每次10分钟促进愈合。
括约肌松弛导致气体或稀便泄漏,常见于Ⅲ度脱垂。生物反馈训练改善控便能力,严重者行括约肌成形术。凯格尔运动每天早晚各20次增强盆底肌力量。
反复脱垂引发贫血、营养不良。血红蛋白低于90g/L需铁剂补充,严重消瘦者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合并直肠息肉或肿瘤时需病理活检明确性质。
饮食选择高纤维食物如燕麦、火龙果预防便秘,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黏膜充血。游泳和瑜伽有助于减少腹压,术后三个月内禁止负重劳动。保持肛周清洁干燥,使用含氧化锌的护臀膏保护皮肤。定期复查肛门镜观察黏膜恢复情况,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以防感染。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