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阻断药在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有效,最佳效果在暴露后2小时内。阻断药通过抑制病毒复制,降低感染风险,但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按时按量服用。
1、阻断药的作用机制
艾滋病阻断药,也称为暴露后预防PEP,主要通过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过程,阻止病毒进入免疫细胞。常用的阻断药物组合包括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和多替拉韦。这些药物需要在暴露后尽快服用,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感染风险。研究表明,暴露后2小时内服用效果最佳,72小时内仍有效,但超过72小时效果显著下降。
2、阻断药的使用方法
阻断药的使用需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通常需要连续服用28天,每天定时服药,不可中断。常见的药物组合包括替诺福韦+恩曲他滨+多替拉韦,或替诺福韦+恩曲他滨+拉替拉韦。服药期间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如恶心、头痛、疲劳等,并及时与医生沟通。
3、阻断药的适用场景
阻断药适用于高危暴露场景,如无保护性行为、共用针具、职业暴露如医护人员被针头刺伤等。在高危行为发生后,应立即就医,评估感染风险并决定是否使用阻断药。同时,建议在高危行为后2-4周、3个月和6个月进行HIV检测,以确认是否感染。
4、阻断药的注意事项
服用阻断药期间,需避免再次暴露于HIV病毒,否则可能影响阻断效果。同时,需注意药物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如抗结核药物、抗癫痫药物等。服药期间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和熬夜,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艾滋病阻断药是预防HIV感染的重要手段,但需在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并严格遵循医生指导。及时就医、按时服药、定期检测是确保阻断效果的关键。同时,预防艾滋病的最有效方法是采取安全性行为,避免高危暴露。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