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男性健康 > 男科疾病 > 正文

射精后阴茎疼痛怎么回事 五大原因导致射精后阴茎疼痛

发布时间:2023-09-09 10:25:5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射精是男性的性高潮,伴随着无与伦比的快感。但是有的男性会在射精以后出现阴茎疼痛的问题,非常害怕,给心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甚至是下次不敢继续过性生活了。那么,射精后阴茎疼痛怎么回事?下面为您介绍导致射精后阴茎疼痛的五大原因。

原因一:性生活过于频繁

频繁性生活容易引起输精管、尿道、精囊出现无菌性炎症,致使充血水肿。射精时平滑肌收缩,会刺激到这些充血的器官,导致射精后阴茎疼痛。

原因二: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是男性的常见疾病,如果有小的尿道结石嵌在射精管开口的部位。由于射精时这些部位会有收缩,这就会导致结石受到挤压产生疼痛感。除此之外,像前列腺结石、精囊结石等,也会导致射精后阴茎疼痛。

原因三:肿瘤

如果男性的泌尿生殖器官出现肿瘤,也会出现射精后阴茎疼痛的情况。射精后阴茎疼痛怎么回事 五大原因导致射精后阴茎疼痛比如前列腺、睾丸、附睾等部位出现肿瘤,会阻塞或者是压迫射精管,就会导致男性射精后阴茎疼痛。这种情况早期只是轻微的酸痛,随着肿瘤变大,疼痛感会逐渐加剧。

原因四:生殖器官有炎症

男性下尿路感染是引起射精后阴茎疼痛的常见因素。比如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炎等,射精时这些器官的肌肉会发生节律性收缩,对炎症部位产生一种机械性刺激,就会导致出现射精后阴茎疼痛。

原因五:其它疾病

男性如果患病阴茎硬结症,那么阴茎勃起时会疼痛,射精后疼痛感还会加重。如果尿道狭窄,会导致精液排出不畅,也会引发疼痛。还有男性泌尿结核、尿道息肉等,都会出现射精后阴茎疼痛的情况。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射精后阴茎疼痛不可小觑,很多时候是因为一些疾病导致的。建议患者降低性生活频率,尽快到医院进行就诊,如果患上了某些疾病要尽快接受治疗。平时注意生殖器部位的清洁卫生,祝您能够早日恢复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文章推荐

50岁会得什么病
50岁可能患有的疾病主要有高血压、糖尿病、骨关节炎、前列腺增生、冠心病等。这些疾病与年龄增长、代谢功能下降、慢性炎症积累等因素相关,需通过定期体检和健康管理早期干预。1、高血压高血压是50岁人群的常见病,可能与长期高盐饮食、肥胖、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心悸等症状,需通过低盐饮食、规律运动控制血压,必要时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或缬沙坦胶囊等药物...[详细]
发布于 2025-07-13

推荐阅读

为什么会有血精现象
为什么会有血精现象
血精现象通常由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损伤、生殖系统肿瘤或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血精是指精液中混有血液,可能表现为粉红色、红色或褐色,多数情况下与炎症或轻微损伤有关,少数情况下可能提示严重疾病。1、精囊炎精囊炎是血精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部疼痛、射精疼痛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温水坐浴缓...[详细]
2025-07-13 15:20
50岁左右夫妻生活多长时间一次最合适
50岁左右夫妻生活多长时间一次最合适
50岁左右夫妻生活频率以每周1-2次为宜,具体需根据双方身体状况和需求调整。50岁是生理机能逐渐变化的阶段,男性睾酮水平下降可能导致性欲减退,女性围绝经期雌激素减少可能引起阴道干涩。此时保持规律适度的夫妻生活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压力、增进情感联结。建议选择双方精力充沛的时间,如早晨或午休后,避免疲劳状态下进行。过程中可适当延长前戏时间,使用润滑剂减少不适...[详细]
2025-07-12 10:22
女生为什么会早熟
女生早熟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过剩、环境激素干扰、心理压力、疾病因素等原因有关。早熟通常表现为8岁前乳房发育、10岁前月经初潮等特征,需及时就医评估。1、遗传因素家族中存在性早熟病史可能增加早熟概率。若母亲或姐妹初潮年龄较早,子女出现早熟的概率相对较高。这类情况属于体质性早熟,通常无须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骨龄和身高发育。2、营养过剩长期高热量饮食可能导致体重...[详细]
2025-07-13 17:00
背单词有什么技巧
背单词有什么技巧
背单词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分类归纳、重复巩固、语境应用、工具辅助等方法提升效率。掌握科学技巧能帮助减少遗忘概率,提高长期记忆效果。1、联想记忆将生词与已知信息建立联系,比如发音联想ambulance-救护车谐音"俺不能死"、形象联想pregnant-怀孕想象成"扑来个男的"。通过创造个性化记忆钩子,能显著降低遗忘速度。联想越荒诞独特,记忆留存率越高。2、分类归...[详细]
2025-07-13 16:35
13岁吃避孕药有效吗
13岁服用避孕药可能有效,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紧急避孕药可用于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补救,短效避孕药需按周期服用;常规避孕药对青春期女性存在潜在风险,可能干扰内分泌、影响骨骼发育或导致月经紊乱。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通过抑制排卵或干扰受精卵着床发挥作用,但仅作为事后补救措施,不能替代常规避孕方式。13岁女性生殖系统尚未完全成熟,长期服用短效避孕...[详细]
2025-07-13 16:10
现实中找对象去哪找
现实中找对象可以通过亲友介绍、兴趣社团、线下活动、工作学习场合、婚恋服务机构等途径实现。不同渠道适合不同性格和需求的人群,关键在于主动参与社交并保持开放心态。1、亲友介绍通过家人朋友牵线是传统且成功率较高的方式。亲友对双方背景和性格较为了解,匹配时更注重长期稳定性。可主动向信任的亲友表达择偶需求,但需注意保护隐私,避免过度干预。2、兴趣社团参加徒步、读书会、...[详细]
2025-07-13 15:45
为什么会有血精现象
为什么会有血精现象
血精现象通常由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损伤、生殖系统肿瘤或血液疾病等原因引起。血精是指精液中混有血液,可能表现为粉红色、红色或褐色,多数情况下与炎症或轻微损伤有关,少数情况下可能提示严重疾病。1、精囊炎精囊炎是血精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患者可能出现下腹部疼痛、射精疼痛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配合温水坐浴缓...[详细]
2025-07-13 15:20
亲子鉴定88%是不是亲生
亲子鉴定结果为88%通常不能直接判定为亲生关系。亲子鉴定一般以99.99%作为亲生关系的认定标准,88%的匹配概率可能提示存在基因突变、样本污染或亲缘关系复杂等情况。亲子鉴定的科学原理是通过比对DNA中特定位点的遗传标记,计算亲代与子代的匹配概率。常规检测中,若累计亲权指数达到10000以上,即匹配概率超过99.99%,可认定亲生关系。88%的匹配率远低于该...[详细]
2025-07-13 14:55
念珠菌一般几天恢复
念珠菌感染一般需要7-14天恢复,具体恢复时间与感染部位、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及个人体质有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等浅表感染,规范使用抗真菌药物后,症状可在3-7天内明显缓解。皮肤念珠菌病若仅累及小范围表皮,局部涂抹克霉唑乳膏或联苯苄唑乳膏,通常1-2周皮损消退。口腔念珠菌病采用制霉菌素混悬液含漱配合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婴幼儿鹅口疮约需5-10天恢复。胃肠道念珠菌感...[详细]
2025-07-13 14:31
内裤卡裆简单改造方法
内裤卡裆简单改造方法
内裤卡裆可通过调整松紧带、修剪裤脚、更换款式、缝制防滑条、使用固定夹等方法改善。内裤卡裆多因尺寸不合、面料弹性不足或设计缺陷导致,通过简单改造能有效提升穿着舒适度。1、调整松紧带若内裤腰围过紧或过松导致卡裆,可拆开腰头松紧带重新缝合。用拆线器小心拆除原有缝线,根据实际腰围剪裁松紧带长度,保留适度弹性后平铺缝合。改造时注意保持松紧带均匀受力,避免局部过紧。棉质...[详细]
2025-07-13 14:06
宝宝5天不拉大便怎么治疗
宝宝5天不拉大便怎么治疗[详细]

李青

李青

主任医师

2025-03-28 14:24
宝宝吃过好长时间还吐奶什么引起的
宝宝吃过好长时间还吐奶什么引起的[详细]

李青

李青

主任医师

2025-03-27 15:32
宝宝黄疸值头部7.1要不要吃药
宝宝黄疸值头部7.1要不要吃药[详细]

全香美

全香美

副主任医师

2025-03-14 15:27
流产后十天来月经正不正常
流产后十天来月经正不正常[详细]

李云波

李云波

主任医师

2025-02-09 14:55
花椒生姜红枣煮水喝有什么功效
花椒生姜红枣煮水喝有什么功效[详细]

房栋

房栋

副主任医师

2025-02-02 14:34
头疼浑身发冷干呕还有时间段怎么治疗
头疼浑身发冷干呕还有时间段怎么治疗[详细]

王雪梅

王雪梅

主任医师

2025-01-30 18:26
八个月宝宝四天没大便怎么治疗
八个月宝宝四天没大便怎么治疗[详细]

李艳梅

李艳梅

副主任医师

2025-01-29 15:31
宝宝肚子疼怎么治疗
宝宝肚子疼怎么治疗[详细]

顾倩

顾倩

副主任医师

2025-01-29 14:42
勃起不坚是阴虚还是阳虚
勃起不坚是阴虚还是阳虚[详细]

马凯

马凯

副主任医师

2025-01-22 13:59
脑梗患者可以吃安宫牛黄丸吗
脑梗患者可以吃安宫牛黄丸吗?爷爷上个月刚得了脑梗,之前家里人对这方面不了解。[详细]

廖张元

廖张元

主任医师

2025-01-05 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