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夫妻保健 > 正文

两性保健的关键是什么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发布时间:2021-03-01 16:24:32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女性要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包括夫妻的性习惯,这是两性保健的关键。少吃盐,每天多吃10倍于身体需要的盐,就有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尤其是中年慢性肾病和肝病患者,还可以避免下肢浮肿。

两性保健的关键是什么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40岁左右的女性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患心脏病的比例比不锻炼的女性少几倍。每天锻炼30分钟。比如跑步、散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那么你的身体会更健康。

性生活不能滥交。尽管有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的风险,但更换性伴侣会造成心理压力,使生活失去节奏。

不能不顾自己的健康而不惜任何代价追求晋升和繁荣。过度劳累和生活不稳定是影响生活和美观的重要因素。

应该从事一份自己喜欢做并且能做好的工作,否则,职业会对健康产生不好的影响。

负面情绪(紧张、焦虑、忧郁、抑郁)会让人生病。不要纠结于生活中那些悲伤苦恼的事情,尤其是死亡,意外,疾病。

注意自己的体重。超重会减少寿命和优雅的外表。可以采用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就是身高的平方除以体重,如果数字超过25,就是超重,正常指标是20-25。

现在很多女性抽烟。事实上,吸烟会使预期寿命平均缩短10年。40岁至50岁之间死亡的人中,30%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吸烟引起的肺癌、支气管炎占患者总数的9%;20%的吸烟者患有心力衰竭。但如果50岁前戒烟,还是可以恢复的。

对于一些女性来说,酒精是一种特殊的危险。如果吸烟者大量饮酒,他们患食道癌的风险可能增加44%;酒精会增加肝癌、口腔癌、喉癌的可能性;酒精会升高血压,导致心脏病和中风。

每日脂肪摄入量不应超过总热量的30%,且不应低于15%。高脂肪饮食会导致肥胖、心脏病、高血脂、乳腺癌和子宫癌。

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可以保护身体健康。应该每天至少吃400克水果和蔬菜,能使皮肤更加细腻和白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文章推荐

性教育该怎么教育女儿
性教育需要从认知启蒙、隐私保护、情感引导、生理知识、社会规范五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展开。1、认知启蒙:3-6岁可通过绘本认识身体结构,使用"阴茎""阴道"等科学名称,避免模糊代称。选择小威向前冲我们的身体等绘本,用故事形式解释生命起源。强调身体自主权,拒绝他人触碰隐私部位时需立即告知家长。2、隐私保护:学龄期要建立身体边界意识,教授每日清洗外阴、如厕后从前向后擦...[详细]
发布于 2025-05-19

推荐阅读

性瘾不是道德问题!医生曝3大自救法,90%男人7天戒断
性瘾不是道德问题!医生曝3大自救法,90%男人7天戒断
性成瘾的本质是大脑奖励系统被劫持,通过医学干预切断生理依赖、心理治疗重塑认知、行为训练重建习惯,三者缺一不可。记住:每一次成功抵抗冲动,都在重塑你的大脑神经——戒断不是惩罚,而是夺回人生的控制权![详细]
2025-03-27 15:36
夫妻长期使用避孕套有什么影响
夫妻长期使用避孕套有什么影响
长期使用避孕套进行避孕基本上是安全的,不会对夫妻双方的身体健康产生显著副作用,但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降低亲密感或心理方面的不适等问题。了解这些潜在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更好地维护夫妻关系与性生活质量。1.可能导致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避孕套材质如乳胶、润滑剂会产生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瘙痒、红肿或不适感。如果夫妻双方在使用避孕套后感到生殖器不适,应怀疑过敏的可能...[详细]
2025-02-18 12:12
感染艾滋病初期会不会一点症状没有
感染艾滋病初期会不会一点症状没有
感染艾滋病初期可能会出现无症状的情况,但大多数人在初期感染后2至4周内会有类似流感的症状,如发热、咽痛、疲劳等。这些症状通常会在一段时间后消失,因此很多人因症状不明显未引起重视。如果怀疑感染,应尽早进行专业检测。1.无症状的可能性艾滋病初期急性期的症状因人而异,有部分感染者可能完全没有明显症状。此时病毒进入人体并开始快速复制,但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未完全反应过...[详细]
2025-02-16 15:51
肛门内有艾滋病病毒吗
肛门内有艾滋病病毒吗
肛门内存在艾滋病病毒的可能性取决于感染者是否携带艾滋病病毒HIV,病毒一般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及某些体液中,与是否局部集中在肛门无直接关系。关键的风险在于高危行为是否导致病毒侵入人体,可通过预防措施和医疗干预减少感染风险。1HIV是否存在于肛门部位艾滋病病毒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例如,不安全的肛交行为会增加病毒通过肛黏膜...[详细]
2025-02-18 06:19
高危多久可以查艾滋病
高危多久可以查艾滋病
艾滋病的初步检测通常在高危行为发生后的2到6周内进行,但结果可能不够准确,建议在高危行为后的6周至3个月再次检测以确认结果。1、窗口期的重要性:艾滋病的检测依赖于识别体内对病毒产生的抗体,而这些抗体的出现需要时间,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窗口期通常为2到6周,但个体差异可能导致时间不同。6周后的检测尤为重要以确保准确性。2、常见检测方法:目前常...[详细]
2025-02-16 22:10
和艾滋病患者性接触一次传染吗
和艾滋病患者性接触一次传染吗
和艾滋病患者性接触一次是否会传染,需要根据双方是否采取安全措施以及多种因素来判断。如果没有采取安全措施如使用安全套,确实有可能感染HIV,但具体几率因性别、性行为类型和患者的病毒载量而异。及时咨询专业并在高风险性接触后72小时内接受暴露后预防PEP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几率。1、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基本机制HIV通过体液如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母乳传播,尤其是...[详细]
2025-02-15 15:05
几个小时的伤口接触艾滋病毒
几个小时的伤口接触艾滋病毒
在短时间内,艾滋病毒HIV通过伤口传播的风险取决于伤口的深浅、病毒载量、接触时间等具体情况,但确实存在潜在感染的可能性。感染风险与伤口的暴露程度以及接触物是否含有高浓度的病毒如血液、体液密切相关。如果存在疑似暴露,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包括清洗伤口和前往医院进行评估和预防性药物治疗。1、伤口暴露艾滋病毒的风险因素病毒载量:艾滋病毒的传播与接触的体液类型和病毒含...[详细]
2025-02-16 18:56
接触过艾滋病人有事吗
接触过艾滋病人有事吗
接触过艾滋病人是否有事,主要取决于接触的方式。正常的日常接触,例如握手、拥抱、共同进餐等,并不会传播艾滋病毒HIV;但如果存在高风险行为,如与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共用针具等,则有可能感染HIV。1、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艾滋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血液传播:如共用未经消毒的针具、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等。性传播:与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包括...[详细]
2025-02-16 07:02
经常用避孕套好吗
经常用避孕套好吗
经常使用避孕套是安全的,并且它是目前最推荐的避孕方式之一。避孕套不仅可以有效避孕,还能预防性传播疾病。但过度依赖避孕套而忽视其他避孕方式的组合使用,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使用疲劳,需要科学理性看待其优缺点,确保健康的性生活体验。1避孕套的优势避孕套是目前最有效、便捷的避孕工具之一。其主要优势是避免怀孕,并且能够阻隔病毒和细菌传播,从而降低感染艾滋病、梅毒、淋病等...[详细]
2025-02-14 21:06
黄体酮低吃什么能补
黄体酮低可通过饮食调整、药物补充、生活方式改善等方法提升,重点补充维生素B6、锌元素及健康脂肪类食物。1、维生素B6食物:维生素B6能促进黄体生成素分泌,间接提升黄体酮水平。动物肝脏、香蕉、鹰嘴豆含量丰富,每天摄入100g鸡肝或2根香蕉可满足需求。药物补充需遵医嘱,如吡哆醇片每日剂量不超过50mg。2、含锌食物:锌元素参与垂体促性腺激素合成,牡蛎、牛肉、南瓜...[详细]
2025-05-19 09:09
婴儿的大便像蛋清什么引起的
婴儿的大便像蛋清什么引起的[详细]

居宝芹

居宝芹

主任医师

2025-03-25 15:41
肾虚看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肾虚看中医好还是西医好?[详细]

冯淬灵

冯淬灵

主任医师

2025-02-06 12:37
吃他达拉非片可以喝酒吗
吃他达拉非片可以喝酒吗[详细]

高其宏

高其宏

副主任医师

2025-02-02 17:16
脂溢性脱发怎么治疗
脂溢性脱发怎么办[详细]

雷明君

雷明君

副主任医师

2025-01-26 18:57
流产大出血怎么治疗
流产大出血怎么治疗[详细]

曹剑

曹剑

副主任医师

2025-01-19 16:20
怎么缓解生理期疼痛该
怎么缓解生理期疼痛该[详细]

张龙

张龙

副主任医师

2025-01-19 12:36
肾阴虚西医如何用药
肾阴虚西医如何用药[详细]

王强

王强

副主任医师

2025-01-12 15:29
大脚趾底肿痛主要的原因有哪些
大脚趾底肿痛主要的原因有哪些[详细]

李宏

李宏

副主任医师

2025-01-10 17:07
心肌梗死放支架后能吃麝香保心丸吗
我有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放支架后能吃麝香保心丸吗?[详细]

何红涛

何红涛

副主任医师

2025-01-10 12:56
孩子脱发原因是什么?
孩子脱发原因是什么?[详细]

刘雯敏

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2025-01-07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