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生殖科普 > 计划生育 > 正文

产后性生活容易再中招?你可能迈入了4个避孕误区

发布时间:2021-04-01 11:48:5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生育后生殖器官恢复正常需要半年左右,性生活中不采取避孕措施可能再次怀孕,增加意外怀孕的概率。有些女性对产后避孕有一定的误解,导致怀孕

产后性生活容易再中招?你可能迈入了4个避孕误区

产后避孕的误区是什么?

误区一、哺乳期性生活不怀孕

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才能达到避孕效果。一是产后6个月内,二是完全母乳喂养,三是完全闭经。只要不满足任何条件,就有可能怀孕。哺乳并不意味着闭经,哺乳中泌乳素上升,性腺激素分泌下降,抑制排卵,这个阶段排卵少,不规则,怀孕的概率确实比普通女性低,但也有意外怀孕的可能性。

误区二、产后偶尔同房几次不会怀孕

很多年轻夫妻生完孩子后,把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一个月同房时间不超过2-3次。此外,分娩后使用避孕措施会导致身体不适,因此拒绝使用避孕产品。存在这种幸运心理意外怀孕。如果孩子出生后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月经晚了两周还没来,就必须警惕意外怀孕的可能性。

误区三、产后未来月经前性生活未怀孕

多数女性认为产后未来月经,期间无需采取避孕措施。事实上,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因为分娩后第一次排卵可能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恢复后选择避孕措施,女性产后短期内再次怀孕。

误区四、安全期避孕

安全期避孕成功率低,排卵受居住环境、感情、生活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排卵期提前或增加。女性过度紧张或心理负担过大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和大脑,导致排卵延迟。

温暖的提示

孩子出生后不能过早性生活,至少产后42天后同室。同室时,为了不发生意外的妊娠,必须掌握正确的避孕方法,给生殖器官带来不可预料的结果。最安全有效的避孕方法是佩戴安全套,不仅可以提高避孕率,还可以预防性传播疾病。哺乳期妇女尽量不要使用避孕药来避孕,因为避孕药中的一些成分会通过乳汁进入儿童体内,影响儿童的成长和发育。大多数女性生完孩子后性欲下降,阴道干燥,适量涂润滑油促进性生活和谐。

最新文章推荐

睾丸受伤后能自愈吗
睾丸受伤后能自愈吗
睾丸受伤后能否自愈取决于受伤的程度,轻微的外力撞击通常可以自愈,但严重外伤可能需要及时就医,否则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判断伤情的关键在于疼痛持续时间、肿胀程度以及是否伴随其他症状。1轻微外力伤害情况下的自愈可能如果只是日常生活或运动中轻微挤压导致的短暂不适,睾丸通常可以自愈。这类轻微伤害通常会在数小时至两三天内逐渐恢复。同时,需要注意休息,避免继续剧烈运动。可以...[详细]
发布于 2025-02-16

推荐阅读

夫妻生活40岁以后多久正常
夫妻生活40岁以后多久正常
夫妻生活频率在40岁以后并没有统一的“正常”标准,这因人而异,受到身体健康、心理状态、感情基础和生活压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40岁以后的夫妻一周1-2次是比较常见的频率,但最重要的是双方舒适和满意。1生理因素对夫妻生活频率的影响进入40岁后,男女的生理状态都会发生一些自然的变化。男性可能会面临雄性激素水平逐渐下降,这可能导致性欲减退或勃起功能有所下...[详细]
2025-02-15 09:24
夫妻生活的时候里面特别疼是什么原因
夫妻生活的时候里面特别疼是什么原因
夫妻生活时女性感到内里疼痛,可能与独立或综合性的生理、心理、或疾病因素有关,应根据疼痛的部位和性质判断具体原因,并及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常见的原因包括润滑不足、感染疾病、子宫或卵巢问题,以及心理因素影响等。1、润滑不足性生活时的润滑不足是导致女性内里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前戏的不足、缺乏兴趣、或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都会造成阴道润滑分泌的减少,从而导致摩擦加重,...[详细]
2025-02-18 15:58
夫妻生活过于频繁会导致什么
夫妻生活过于频繁会导致什么
夫妻生活过于频繁可能会导致身体精力透支、生殖器官不适或病菌感染,并引发心理层面的压力或阶段性性趣下降。适度的亲密频率对于身体和心理的健康更为有益。1.生理层面的影响过于频繁的夫妻生活可能导致男性出现精子质量下降、前列腺炎症等问题;而女性则容易因为长时间湿润环境带来阴道粘膜损伤甚至引发阴道炎。性交过程中,生殖器部位如处于疲劳或持续刺激状态,不利于黏膜健康并可能...[详细]
2025-02-15 09:52
夫妻生活过于频繁会有什么变化
夫妻生活过于频繁会有什么变化
频繁的夫妻生活可能会导致身体疲惫、免疫力下降、情绪波动等变化,同时影响生殖系统的健康,应根据个人体质和双方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为避免健康隐患,需要注意节制频率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1、身体疲惫和免疫力下降过于频繁的夫妻生活可能导致身体过于劳累,尤其是在身体疲惫或工作压力大的情况下。这种劳累会削弱身体的免疫功能,使人更容易受到感染或疾病的侵袭,比如泌尿道感染或...[详细]
2025-02-14 10:55
夫妻生活见血咋回事
夫妻生活见血咋回事
夫妻生活中见血可能是阴道、宫颈、子宫或生殖器官其他部分出现问题,应及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如果反复发生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常见原因包括炎症感染、外伤刺激、激素波动、器质性病变等。1炎症感染导致见血生殖器官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或子宫内膜炎等是常见原因。这类炎症可能会引起组织脆弱,甚至轻微碰触就会导致黏膜出血。另外,某些性传播...[详细]
2025-02-15 14:03
夫妻生活频繁会影响怀孕吗
夫妻生活频繁会影响怀孕吗
夫妻生活过于频繁可能会影响怀孕的成功率,原因在于男性精子的质量和数量可能下降,以及女性排卵期的把握可能不够精准。可以通过调整频率、健康饮食和科学备孕方法来增加怀孕几率。1男性因素:频繁性生活可能导致精子质量下降在频繁的性行为中,男性的身体难以完全恢复生成高质量的精子。通常,健康男性的精子需要48-72小时才能达到最佳状态。如果射精过于频繁,精液中的精子数量可...[详细]
2025-02-18 20:10
夫妻生活时候疼怎么回事
夫妻生活时候疼怎么回事
夫妻生活时的疼痛可能是由生理、心理、或环境因素导致的。为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疼痛的原因,常见原因包括生殖器官的疾病或损伤、润滑不足、心理因素及外部环境影响等。根据具体原因可以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1、生理因素:女性常见的问题如阴道干涩、感染如阴道炎、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等,都可能导致疼痛。对于男性来说,前列腺疾病或包皮过长也可能引发不适。治疗方式包括通过...[详细]
2025-02-16 14:10
夫妻生活时疼是怎么回事
夫妻生活时疼是怎么回事
夫妻生活时感到疼痛可能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或其他外部影响有关,常见原因包括阴道湿润度不足、炎症感染、心理紧张或潜在疾病等。针对不同原因,可以尝试使用润滑剂、积极治疗炎症或建立良好的心理沟通,必要时需尽早就医。1、生理原因女性在夫妻生活中感到疼痛,常见的生理原因是阴道湿润度不足。这可能是由于前戏不足、荷尔蒙水平下降如哺乳期或更年期导致分泌物减少。建议在性生活开...[详细]
2025-02-15 07:16
夫妻生活时下面疼是怎么回事
夫妻生活时下面疼是怎么回事
夫妻生活时感到下面疼痛可能与感染、生理结构异常或心理因素等有关,建议首先观察疼痛的具体表现,并尽快寻找病因以对症处理。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务必尽早就医检查。1感染和炎症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是夫妻生活时引发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包括阴道炎、宫颈炎、尿路感染等。这些炎症可能导致黏膜敏感、充血,受到外部刺激时引发疼痛。例如,细菌感染或真菌感染如白色念珠菌会引起阴道分泌物...[详细]
2025-02-14 18:18
夫妻生活时有点疼是什么原因
夫妻生活时有点疼是什么原因
夫妻生活时出现疼痛可能与心理因素、生理改变或疾病等原因有关,需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措施。常见原因包括心理压力、润滑不足、炎症感染等,合理采取措施能有效缓解问题,严重时应尽早就医。1心理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是夫妻生活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夫妻之间存在紧张关系、焦虑或缺乏沟通,女性在心理上可能感到不适,导致性交困难或疼痛感增强。这种情况下建议夫妻多沟通...[详细]
2025-02-18 17:41
重度宫颈糜烂治疗方法有哪些
重度宫颈糜烂怎么治疗[详细]

边文会

边文会

主任医师

2025-02-13 10:20
药流第三天拉肚子怎么回事
我怀孕了,然后不打算要,药流第三天拉肚子怎么回事?[详细]

边文会

边文会

主任医师

2025-02-07 15:05
小孩用开塞露有什么副作用
小孩用开塞露有什么副作用[详细]

王雪梅

王雪梅

主任医师

2025-01-28 18:00
阴虚和阳虚能不能一起补?
阴虚和阳虚能不能一起补?[详细]

冯淬灵

冯淬灵

主任医师

2024-12-30 11:51
调理月经怎么吃药效果好
生完孩子之后一直有月经不调,想吃药进行调理,调理月经吃什么药最好?[详细]

白玉青

白玉青

副主任医师

2024-12-29 11:17
四个月宝宝四天没拉大便怎么治疗
四个月宝宝四天没拉大便怎么治疗[详细]

邵红

邵红

副主任医师

2024-12-04 17:31
腹泻的人都不能吃什么食物?
腹泻的人都不能吃什么食物?[详细]

李渊

李渊

主任医师

2024-11-26 16:41
月经经常延迟能不能生吃胡萝卜
月经经常延迟能不能生吃胡萝卜[详细]

王凤英

王凤英

主任医师

2024-11-16 16:52
脑梗塞能吃华佗再造丸吗
脑梗塞能吃华佗再造丸吗[详细]

凤兆海

凤兆海

副主任医师

2024-11-12 10:17
益母颗粒和益母草颗粒的区别
益母颗粒和益母草颗粒的区别[详细]

王晶

王晶

主治医师

2024-11-12 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