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显示,40%的中国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生殖道感染。据估计,中国每年至少有2亿妇女患有生殖道感染和相关疾病。其他统计数据显示,生殖道感染占妇产科门诊病人的55%以上。面对这些常见病,人们有许多误解。
误区一:洗洗更干净
小何是一名年轻的白领,每天都要洗阴道,他认为这样可以远离阴道炎。令她惊讶的是,她的内衣上总是有白色的腰带,而且她能闻到这种气味。夏天,她被自己家里的异味弄得很难堪。经医院阴道微生态检查,发现她患有细菌性阴道炎。医生给她开了口服甲硝唑的处方。为了“增强疗效”,她每天用自己常用的高级进口洗剂洗阴道,希望尽快清除病原体。结果,服药一周后,发现“坏”的细菌消失了,但“好”的细菌没有长出来。她觉得又痒又不舒服。回顾阴道微生态,结果是“菌群抑制”。小何疑惑,阴道不是“干净洗”了吗?
敲黑板:阴道冲洗是个坏习惯,我们必须改变它。阴道不是无菌环境。正常情况下,健康女性阴道内有许多正常的微生物群落,其中乳酸菌是优势菌。乳酸菌通过产生乳酸将阴道ph值维持在3.8-4.5,呈弱酸性。通过分泌细菌素、表面活性剂、过氧化氢等抗菌成分维持阴道,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微生态平衡。频繁的阴道冲洗会影响阴道的酸性环境,也会使乳酸菌不能在阴道内定植,不能起到保护作用,从而诱发阴道炎。因此,建议平时用清水冲洗外阴。阴道炎的治疗应遵循医生的指示,并应用抗生素。同时,可以用硼酸粉或硼酸溶液清洗外阴,帮助调节阴道ph值,从而恢复正常的阴道微生态环境。
误区二:自我用药
小雨是妇产科护士。她常患白带增多、瘙痒和疼痛。她被诊断出有好几次真菌感染。她不好意思检查每一集,也不好意思熟悉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有时症状无法缓解,所以她尝试了另一种药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发现癫痫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看来每次月经前后都会发痒,而且白带的性质也不一样,有时还会出现脓性黄带,阴道灼烧越来越明显。她想知道我“长时间生病”的经历是否管用。
敲黑板:如果阴道分泌物异常,应及时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明确诊断,规范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又称霉菌性阴道炎和真菌感染,在临床上非常常见。但当症状一年出现四次以上时,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这些病人需要个体化的药物治疗。首次在医院进行真菌培养,发现敏感药物,半年内进行强化巩固治疗,不止痒不停药。此外,病例统计显示,真菌与细菌、滴虫等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的发生率为53.85%。和小雨一样,白带不再是典型的真菌感染。很可能是混合感染。单独抗真菌治疗的效果将大大降低。
误区三:外阴瘙痒都是由真菌引起的
小美是一家公司的白领。出差期间,她感到外阴发痒,害怕得什么病。我去了药店,因为我没有时间去城外看医生。听了她的描述后,店员觉得她一定是得了阴道炎,推荐了一种中草药栓剂。然而,小梅用了几天,病情恶化。现在小梅吓了一跳,赶紧去医院看医生。
医生给小梅做了妇科检查,发现小梅的外阴是红色的,有很多小疹子,做了阴道分泌物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最后考虑外阴湿疹。小美服用外用药后很快好转。
敲黑板:外阴瘙痒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外阴瘙痒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病因是阴道炎症。但外阴皮肤病变(如外阴硬化性苔藓,俗称“外阴白斑”),宫颈炎症、寄生虫病等均可引起外阴瘙痒,但治疗方法有很大不同。本文对6982例外阴瘙痒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了临床检查。我们发现10.74%的患者阴道分泌物检查没有问题,根本不需要药物治疗阴道炎。因此,女性如有外阴瘙痒要到医院检查,通过阴道微生态检查确定是否有阴道炎,同时排除皮炎、湿疹等。
最后,要强调阴道炎与不孕、宫外孕、早产、胎膜早破、妇科肿瘤等密切相关。例如,反复发作的细菌性阴道炎增加了hpv感染的风险,导致宫颈癌。因此,要提高健康意识,改变不良习惯,走出误区,不要盲目地自己用药。在医院进行阴道微生态检查和综合评价后,患者接受了阴道炎的标准治疗:绝育、修复阴道黏膜、恢复正常阴道微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