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是女性生殖系统周期性变化的生理现象,主要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控,健康月经周期为21-35天,经期持续3-7天。月经保健需关注卫生管理、情绪调节、营养补充、疼痛缓解和周期监测五个方面。
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卫生巾或月经杯,每2-4小时更换一次。避免使用含香料或荧光剂的卫生用品,经期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1-2次,禁止阴道灌洗。经血滞留易滋生细菌,可能引发外阴瘙痒或阴道炎,表现为分泌物异常或灼热感,需及时更换卫生用品并就医。
经前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引发烦躁、焦虑等情绪波动。可通过正念冥想、有氧运动缓解压力,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严重经前综合征可能出现乳房胀痛、头痛等症状,与前列腺素分泌增加有关,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6或短效避孕药调节。
经期每日需补充18mg铁元素,适量食用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避免生冷辛辣饮食,增加核桃、深海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经期失血可能导致血红蛋白下降,伴随乏力、头晕等症状,可配合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
原发性痛经可通过热敷下腹部、练习瑜伽猫式动作缓解。疼痛剧烈可能与子宫内膜前列腺素过高有关,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骶酸痛,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等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继发性痛经需排查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
建立月经日记记录周期长度、经量及伴随症状。正常经量为20-80ml,超过7天或周期紊乱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突然停经伴潮热出汗需警惕卵巢早衰,建议每年进行妇科超声和性激素六项检查。
月经期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衣,避免游泳、盆浴等可能引发感染的活动。每日饮用1500-2000ml温水,适量补充红枣、枸杞等温补食材。经后3-7天可进行妇科检查,避开经期接种疫苗或进行手术。建立规律作息,长期熬夜可能干扰褪黑素分泌进而影响月经周期。出现经血颜色发黑、大量血块或非经期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