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常见疾病主要包括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贫血、尿路感染和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这些疾病与孕期生理变化密切相关,需通过规范产检早期发现干预。
孕期胎盘分泌的激素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约6%-9%孕妇会出现糖代谢异常。典型表现为多饮多食却体重增长缓慢,空腹血糖≥5.1mmol/L或餐后1小时血糖≥10.0mmol/L可确诊。通过饮食控制、适量运动及血糖监测可有效管理,严重者需胰岛素治疗。
包括妊娠高血压和子痫前期,发病率约5%-10%。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有关,表现为血压≥140/90mmHg伴蛋白尿或脏器功能损害。限制钠盐摄入、左侧卧位休息是基础干预,重度患者需降压药物如拉贝洛尔治疗。
孕期血容量增加导致血液稀释,铁需求增至每日30mg。血红蛋白<110g/L可诊断,常见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动物肝脏、红肉等富铁食物配合维生素C促进吸收,必要时补充硫酸亚铁等铁剂。
子宫增大压迫输尿管致排尿不畅,约10%孕妇会发生菌尿症。表现为尿频尿急伴腰酸,尿常规可见白细胞增多。每日饮水2000ml以上、避免憋尿可预防,急性发作时需头孢类抗生素治疗。
雌激素升高抑制胆汁排泄,发病率约0.1%-1.5%。特征为皮肤瘙痒伴胆汁酸>10μmol/L,可能引发胎儿窘迫。熊去氧胆酸可改善症状,严重者需提前终止妊娠。
建议孕妇保持每日30分钟散步等适度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避免高糖高脂饮食。保证7-8小时睡眠并采取左侧卧位,定期进行血压、血糖、尿常规及胎心监护等产检项目。出现持续头痛、视物模糊、严重水肿或胎动异常时需立即就医。通过科学管理可有效控制孕期疾病风险,保障母婴健康。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