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精密仪器,那“心、肝、脾、肺、肾”这五脏就是必不可少的零件,任何一环出现差错,身体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般垮掉。
养五脏其实很简单,记住一套五脏养生“组合拳”,一种食物配合一个穴位,吃吃喝喝、揉揉按按,轻轻松松养五脏。以下为您分享穴位里的五脏养生哲学。
养心第一穴:神门
神门穴位于腕横纹小指侧端的凹陷处。它具有安定心神、泻心火的功效。日常可随时掐、揉刺激神门穴,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晚上,睡前按摩神门穴,助眠效果更好。就寝时以右手大拇指按左手神门穴5~10次,再用同样的方法按摩右手,可入睡。
工作上劳逸结合
应该可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承受能力,把握机遇,发挥自己的长处,并学会在快节奏中提高自己的心里承受能力,在各种事件中基本保持心理平衡。
科学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定制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或目标,并适时留有余地。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天都应留出一定的休息、“喘息”的时间,尽量让精神上紧绷的弦有松弛的机会。
养肝第一穴:太冲
用手指沿着足部拇趾、次趾间的夹缝向上移压,足部动脉搏动处就是太冲穴,每次持续按压4~5分钟。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道医认为高血压与肝阳上亢、肝火旺有关,因此按摩太冲穴可有效降压。此外,感冒初期按摩太冲穴,还可减轻感冒引起的双目流泪或干涩等不适。
保证充足的睡眠
熬夜加班,狂欢应酬,对于中年打拼一族是常有的事。他们被习惯了日夜颠倒,晚不睡,早不起。
常会听人讲:晚上22点不睡觉,明天变“熊猫”;超过凌晨2点不睡觉,估计隔天变“厉鬼”(画面请自行脑补)。
人到中年,很多事情都有心而无力。面对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烦恼,大部分的人往往会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睡眠质量不好,影响机体内脏功能。
因此,要养生先养肝,请注重睡眠,做到八字诀:“早点休息,少点熬夜”。
养脾第一穴:足三里
足三里穴位于腿部,外膝眼向下四横指(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处。
足三里穴属胃经合穴,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气虚体质的人免疫力低,容易疲劳和生病。时常按摩足三里穴,可以健脾补气。
擦胸腹
双掌五指分开,相对放在前胸乳下方,然后稍用力沿胁肋分向两边推擦,上下往返从胸到脐及至小腹,以发热为宜。
此法可疏通肝经、脾经,能健脾养肝。
养肺第一穴:太渊
太渊穴位于腕横纹上,桡动脉搏动处。刺激太渊穴可以达到补气养肺、止咳平喘的效果。
用左手拇指尖端按压右手太渊穴,垂直向下按压,按而揉之,然后缓慢屈伸右手腕,产生酸、麻、胀、痛、热和走窜等感觉,持续20~30秒后,渐渐放松,再轻揉局部,如此反复操作。
左右交替进行,每穴按压5~10分钟,每日1~2次。
扩胸法
两拳紧握,两条胳膊同时向后、向外伸开,连续扩胸15次左右为一个过程,每天重复三四次。
这样既能锻炼胸壁肌肉,又能增进心肺功能,让肺部更加强壮,远离秋季常见的伤风感冒。
养肾第一穴:涌泉
涌泉穴位于脚掌中线的前1/3处。将拇指放在该穴上,用较强的力搓揉20~30次,两脚都要按摩,晨起睡前按摩养肾效果好。
补肾的穴位有很多,不得不提的就是涌泉穴。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顾名思义,这个穴位对于滋肾阴、补肾水意义重大,尤其适合肾虚型腰痛者。
运动养肾
生命在于运动,通过运动养肾纠虚,是值得提倡的积极措施。下面介绍一种既有助于养肾纠虚,又简单易学的运动方法。
具体方法是:两手掌对搓至手心发热后,分别放在腰部,手掌向皮肤,上下**腰部,至有热感为止,早晚各做1遍,每遍约200次,具有补肾纳气的功效。
提醒:平常按揉穴位可以缓解疾病,有养生保健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包治百病。
而且穴位按揉虽然简单有效,也并非人人适合,尤其是孕产妇和体弱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要随意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