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擦防晒霜需要根据肤质、使用场景和产品特性调整手法,主要步骤包括清洁皮肤、用量充足、均匀涂抹、及时补涂、注意特殊部位防护。
使用防晒前需确保皮肤表面无彩妆残留或油脂堆积。油性肌肤可用温和氨基酸洁面清洁,干性肌肤避免过度清洁导致屏障受损。清洁后轻拍保湿水润泽角质层,有助于防晒霜成膜均匀。若皮肤敏感或长痘,需避开含酒精的防晒产品。
面部单次用量约为一元硬币大小,质地稀薄的防晒需适当增加。颈部、耳后等易忽略区域需单独补量,身体暴露部位每平方厘米应覆盖2毫克防晒剂。物理防晒需涂至轻微泛白才算足量,化学防晒则要涂抹至完全透明。
将防晒点涂于面部五区两颊、额头、鼻子、下巴,用指腹从内向外单向推开。避免反复打圈揉搓破坏成膜,化学防晒需预留3-5分钟渗透时间。涂抹身体时采用纵向往复手法,关节褶皱处要撑开皮肤涂抹。
日常通勤每3-4小时补涂一次,游泳出汗后立即补涂。补涂前用吸油纸按压去除面部油脂,喷雾型防晒需先摇匀再距皮肤15厘米喷洒。带妆情况下可用防晒粉饼或防晒气垫补涂,避免破坏底妆。
眼周改用专用防晒棒轻点按压,唇部使用SPF值润唇膏。发际线、鬓角等边缘处用棉签辅助涂抹,头皮暴露部位可喷防晒喷雾。手脚背等色素沉着高发区要加厚涂抹,指甲边缘也需覆盖防晒。
除正确涂抹外,建议配合硬防晒措施如遮阳帽、墨镜等增强防护效果。不同季节需调整防晒系数,夏季选择SPF50+PA++++产品,冬季可降至SPF30+。敏感肌优先选择含氧化锌、二氧化钛的物理防晒,油痘肌适合水性基底防晒乳。开封后的防晒产品应在半年内用完,避免有效成分降解影响防护力。日常可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和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帮助减轻紫外线造成的氧化损伤。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