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脱发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补充特定营养素改善,主要有增加蛋白质摄入、补充铁元素、摄入维生素B族、补充锌元素、适量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
头发主要成分是角蛋白,产后哺乳期每日蛋白质需求比孕前增加25克。动物性蛋白如瘦肉、鱼类、鸡蛋吸收率较高,植物性蛋白推荐豆制品和藜麦。蛋白质缺乏会导致头发细软易断,每日需保证每公斤体重摄入1.2-1.5克蛋白质。
产后失血和哺乳会消耗铁储备,缺铁性贫血是脱发常见原因。红肉、动物肝脏含血红素铁吸收率较高,素食者可选择黑木耳、紫菜搭配维生素C促进吸收。血清铁蛋白低于30μg/L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
维生素B7生物素和B12参与角蛋白合成,全谷物、坚果、乳制品含量丰富。复合维生素B能改善头皮微循环,建议选择含叶酸、泛酸的复合补充剂。烹饪时避免过度淘米以减少B族维生素流失。
锌元素参与毛囊细胞分化,牡蛎、牛肉、南瓜籽含锌量较高。产后锌需求量约为每日12毫克,缺锌会导致头发再生缓慢。长期补锌需监测血锌浓度,过量可能干扰铜吸收。
深海鱼如三文鱼、沙丁鱼富含DHA和EPA,能降低头皮炎症反应。亚麻籽油、核桃含α-亚麻酸可在体内转化。每周建议食用2-3次深海鱼类,烹饪时避免高温油炸以保留营养成分。
产后脱发多属生理性,通常在产后6-12个月自行恢复。除饮食调理外,应避免过度烫染、扎紧头发等物理刺激,使用宽齿梳减少牵拉。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洗头时水温不超过40℃,可配合指腹按摩头皮。若脱发持续加重或伴随头皮瘙痒、红斑,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或激素紊乱等病理性因素。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