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多发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的心血管疾病也正在“年轻化”,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也正趋于低龄化,而且已波及到青少年。据数据显示,2003年,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在北京抽取的447名6—11岁的小学生中,肥胖者达278人,占53.24%;超重者为106人,占23.71%;正常者仅103人,占23.05%。越来越多的肥胖症儿童患有高血压,因为体重每增加7.5千克,舒张压(俗称低压)即升高4毫米汞柱。
肥胖症是高血压病的“温床”。我们都知道,冠心病与心肌梗死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功夫化,导致管腔狭窄,使心肌供血不足,就会发生冠心病,出现心绞痛;如果冠状动脉的分支动脉发生完全堵塞,那么该分支动脉所支配的心肌就会因缺血而坏死,出现危及生命的心肌梗死。健康的冠状动脉就像一条畅通无阻的高速公路,一旦发生堵塞,整个“交通状况”就不堪设想。由于青年人竞争激烈,压力大,工作紧张,经常熬夜加班;有的有酗酒抽烟,或是通宵达旦玩麻将等不良生活习惯,20多岁患上冠心病甚至心肌梗死现象并非鲜见。
那么,导致心血管疾病过早的“偏向”青少年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应该如果预防此类事情发生呢?经过研究发现,导致心血管疾病偏向青少年的主要原因与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肥胖症、精神压力大、缺乏运动有很大关系。所以,为遏制心血管疾病的“年轻化”,就必须搞好预防保健。
1.合理膳食调整饮食结构,普及营养健康知识,合理膳食,以控制体重。青少年膳食要多样化,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饮暴食,节制零食,炸鸡、汉堡包等洋快餐少吃;经常吃些糙米、杂粮、面食以及含纤维素较多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2.减负减压学校和家庭要使中小学生书包减重、作业量减轻,为他们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生活环境,缓解精神紧张,解除心理负担。家长对子女要有正确的教育,减轻对子女过高的期望值,要量“智”而行,因“才”利导,“条条道路通罗马”。
3.坚持运动青少年每日伏案学习时间长,坐多动少,不利于生长发育。青少年每天1小时左右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呼吸功能,促进心血管发育,降低因学习紧张导致交感神经的张力,消除疲劳,消耗体内热量,降脂减重。体育锻炼还有利于增加骨质密度,加强神经肌肉的协调发展,增强免疫力。
4.充足睡眠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不要经常熬夜,保证睡眠充足。
5.矫正陋习青年人不可有吸烟、酗酒、通宵娱乐等不良生活方式,矫正这些不良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身体健康。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
何洁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