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生殖疾病 > 正文

关于淋病的治疗 有哪些常用的药物

发布时间:2018-12-10 19:32:0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淋病久治不愈会让许多患有淋病的病人看不到期望,因此许多患者都存在疑惑,患有淋病吃什么药效果比较好?这一直都是患者关注的焦点,根据性传播疾病医治专家经过临床总结发现,淋病经过吃药很难有用医治,特别当病人盲目吃药、吃药不当或是药量不足时,还会增加淋病复发的可能性,接下来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六种常见的用于治疗淋病的药物。

治疗淋病的常用药物

(一)青霉素:四百八十万单位或氨苄青霉素三克,每天一次,一共使用一到两个星期,为一个疗程。(二)头孢三嗪,也称菌必治:每次两百毫克肌肉注射,注射后两个小时到四个小时症状会有明显的减轻,二十四小时后症状可消失。其特点是疗效高,一次给药即可达到治疗目的。

(三)二甲胺四环素,也称美满霉素:第一天口服两次,每次两百毫克,以后每天服两次,每次一百毫克,连续服药四天为一个疗程。对无并发症淋病患者治愈率可达百分之一百,该药具有高效、速效,无严重副作用等特点。(四)环丙氟哌酸,也称悉复欣:急性淋病患者一次口服五百毫克,必要时可于第二天再服五百毫克,治愈率可达九成以上。

(五)氟嗪酸,也称泰利必妥:急性男患者每次口服四百毫克,女患者每次口服六百毫克,或男女患者均为每次口服两百毫克,每天服两次,连续服用三到五天,治愈率均可达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该药不仅治疗淋病,还能治疗非淋菌性尿道炎。

(六)壮观霉素,也称淋必治:男性患者每次两克,臀部肌肉注射;女性患者每次四克,分二侧臀部肌肉注射,用药后尿痛和排脓症状,大多可在三到五小时内明显减轻或消失。首次治疗者一般用药三到五天可治愈,曾经治疗者,需适当延长用药时间。该药的特点是对青霉素治疗失败者有效,亦可用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

以上就是有关于治疗淋病的药物介绍了,通过阅读和学习,相信大家对于淋病吃什么药已经不再迷茫了,所有疾病的治疗都一样,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根据专业医生的知道按时按量的服用正确的药物,另外坚持治疗,坚持服药,保证不复发也非常重要,到了后期,也要注意做好日常的护理和饮食的调养。希望患者们都重视起来,积极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最新文章推荐

治男人性功能障碍
治男人性功能障碍
男人性功能障碍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生活方式调整来改善。性功能障碍可能由生理、心理或环境因素引起,具体治疗方法需根据病因选择。1、药物治疗是改善性功能障碍的常见方法。西地那非、他达拉非和伐地那非是常用的口服药物,能够通过增加血流帮助勃起。对于激素水平异常的患者,睾酮替代疗法可能有效。中药如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等也有助于调理身体机能,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详细]
发布于 2025-03-30

推荐阅读

夫妻生活见血咋回事
夫妻生活见血咋回事
夫妻生活中见血可能是阴道、宫颈、子宫或生殖器官其他部分出现问题,应及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处理。如果反复发生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常见原因包括炎症感染、外伤刺激、激素波动、器质性病变等。1炎症感染导致见血生殖器官炎症,如阴道炎、宫颈炎或子宫内膜炎等是常见原因。这类炎症可能会引起组织脆弱,甚至轻微碰触就会导致黏膜出血。另外,某些性传播...[详细]
2025-02-15 14:03
妇科病是不是跟性有关
妇科病是不是跟性有关
妇科病不完全与性有关,它可能源于多种原因,包括遗传、环境、自身生理状况、感染等,但与不安全性行为、频繁性活动等确实存在一定关联。要改善或预防妇科病,建议注重个人卫生、安全性行为、定期体检及必要时进行规范治疗。1、遗传与妇科病的关系部分妇科病与遗传因素相关,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多囊卵巢综合征,这些疾病可能存在家族性的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有类似情况,女性在初潮后或...[详细]
2025-02-17 19:32
附睾炎要割掉睾丸
附睾炎要割掉睾丸
附睾炎通常无需割掉睾丸,及时科学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只有极少数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可能涉及睾丸切除。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局部护理以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1、附睾炎的起因附睾炎是由于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生殖系统疾病,常见于不良生活习惯或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感染因素:大多数附睾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尤其是大肠杆菌、淋病奈瑟菌和衣原体。这些病原体可通过尿道逆行感染,最终到...[详细]
2025-02-18 19:56
附睾炎要切除睾丸吗
附睾炎要切除睾丸吗
附睾炎通常不需要切除睾丸,只有在极端情况下由于并发症需要手术切除。附睾炎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炎症,通常通过药物治疗即可治愈,手术仅限于治疗失败或重度病理情况下的选择。1常见的原因与病理机制附睾炎一般由细菌感染引发,多见于细菌通过尿道逆行感染到附睾导致,其常见病原包括大肠杆菌、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尿路感染、前列腺炎、长期憋尿、不洁性生活等也是诱发因素。...[详细]
2025-02-17 16:49
宫外孕怎么让它自然流产
宫外孕怎么让它自然流产
宫外孕不会自然流产,必须尽早就医进行处理,以避免严重并发症或危及生命。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具体选择取决于患者的健康状况、怀孕的时长以及宫外孕位置。1宫外孕的原因宫外孕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多见于输卵管。常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部分女性可能因家族遗传而导致输卵管异常,如先天狭窄或弯曲。环境因素:吸烟、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可能降低输卵管纤毛...[详细]
2025-02-16 18:38
接触毛巾会得淋病吗
接触毛巾会得淋病吗
接触毛巾不会直接导致感染淋病,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但极少情况下,毛巾等物品在特殊条件下可能成为间接传播媒介。要预防淋病,需注重个人卫生并避免不安全性行为。1、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淋病由淋病奈瑟菌引起,是一种典型的性传播疾病,主要通过无保护的性接触传播,包括阴道性交、口交或肛交等。它极少通过其他方式传播,例如共用物品如毛巾、浴巾,因为淋病菌在体外环境中存活时...[详细]
2025-02-15 10:38
经常用避孕套好吗
经常用避孕套好吗
经常使用避孕套是安全的,并且它是目前最推荐的避孕方式之一。避孕套不仅可以有效避孕,还能预防性传播疾病。但过度依赖避孕套而忽视其他避孕方式的组合使用,可能会带来不必要的使用疲劳,需要科学理性看待其优缺点,确保健康的性生活体验。1避孕套的优势避孕套是目前最有效、便捷的避孕工具之一。其主要优势是避免怀孕,并且能够阻隔病毒和细菌传播,从而降低感染艾滋病、梅毒、淋病等...[详细]
2025-02-14 21:06
一碰阴茎就疼是什么原因
一碰阴茎就疼是什么原因
一碰阴茎就感到疼痛可能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可能是生理上的原因,也可能与疾病相关。引发这种情况的原因通常包括机械外伤、感染、过敏反应或一些慢性疾病等。下面,我们从几个常见的方面来分析原因并提出一些建议。1.机械损伤或过度摩擦引起的疼痛阴茎的皮肤相对敏感,如果发生过度摩擦、损伤或创伤,就可能导致疼痛。例如,长期穿着过紧的内裤、性生活或者自慰时用力过猛,都...[详细]
2025-02-08 12:05
射精时尿道刺痛怎么回事
射精时尿道刺痛怎么回事
射精时尿道出现刺痛感,可能是身体在向你发出一些警告。这个现象并不罕见,但却可能涉及多种潜在原因,包括尿道炎、前列腺问题或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如果近期你也感到其他不适,比如尿频、尿急或会阴部压力感,可能更需要引起重视并及时就医。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些常见原因和可能的应对方式。1.尿道炎或尿路感染尿道炎通常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这类感染可能会累及射精过程,导致刺痛...[详细]
2025-02-06 06:17
膀胱壁毛糙有哪些症状
膀胱壁毛糙有哪些症状
膀胱壁毛糙可能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血尿或下腹部不适。膀胱壁毛糙的原因包括感染、结石、肿瘤等,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抗感染、碎石或手术等措施。1、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壁毛糙可能导致膀胱黏膜受到刺激,进而引发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感染是常见原因,如细菌性膀胱炎。治疗可采用抗生素,如头孢类、喹诺酮类或青霉素类药物,疗程通常为7-10天。...[详细]
2025-03-31 08:54
人流后小便肚子疼什么引起的
人流后小便肚子疼什么引起的[详细]

何传祥

何传祥

副主任医师

2025-03-23 13:41
脱发严重怎么治疗
脱发严重怎么治疗[详细]

全香美

全香美

副主任医师

2025-03-09 15:40
大童上吐下泻应该怎么处理
大童上吐下泻应该怎么处理[详细]

王雪梅

王雪梅

主任医师

2025-03-03 17:05
脾肾虚看中医应该挂什么科
脾肾虚看中医应该挂什么科[详细]

陈秀杉

陈秀杉

副主任医师

2025-02-28 15:47
月经就来了几滴有点小血块什么引起的
月经就来了几滴有点小血块什么引起的[详细]

张龙

张龙

副主任医师

2025-02-21 14:55
小孩子早上经常拉稀怎么治疗
我的小孩子最近早上总是拉稀,小孩子早上经常拉稀怎么治疗?[详细]

李渊

李渊

主任医师

2025-02-16 16:06
脑梗塞出现昏迷怎么治疗
脑梗塞出现昏迷怎么治疗[详细]

吕志勤

吕志勤

主任医师

2025-02-11 12:51
扁桃体发炎要什么时候能好
扁桃体发炎要什么时候能好[详细]

王旻

王旻

主任医师

2025-02-02 18:00
初孕期间肠胃有点紊乱的处理方法
初孕期间肠胃有点紊乱的处理方法[详细]

刘晓

刘晓

副主任医师

2025-01-12 15:22
小孩上吐下泻低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小孩上吐下泻低烧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详细]

王海燕

王海燕

副主任医师

2025-01-09 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