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有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和乳腺增生。这些疾病多与激素变化、卫生习惯、免疫力下降等因素相关,早期干预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阴道炎主要表现为分泌物异常、瘙痒或灼热感,常见类型包括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与阴道微生态失衡有关,念珠菌感染多发生在免疫力低下时,滴虫性阴道炎则通过性接触传播。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过度清洗和使用抗生素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宫颈炎分为急性和慢性,常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球菌、衣原体等。症状包括异常阴道出血、性交后出血或脓性分泌物。定期宫颈癌筛查和安全性行为是重要预防措施,慢性宫颈炎可能需物理治疗或抗感染药物。
盆腔炎多由上行感染导致,表现为下腹疼痛、发热和异常分泌物。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输卵管粘连或不孕。急性期需足疗程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可配合中药调理和局部理疗,避免劳累和受凉有助于恢复。
子宫肌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与雌激素水平相关,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当出现经量增多、尿频或压迫感时,可根据肌瘤大小选择药物控制或手术治疗。35岁以上女性建议每年妇科超声检查,豆制品等植物雌激素需适量摄入。
乳腺增生表现为乳房胀痛或结节感,月经前加重。与内分泌紊乱、精神压力大有关。穿戴合适内衣、减少咖啡因摄入可缓解症状,必要时使用疏肝理气类中药。定期乳腺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良性病变与恶性肿瘤。
预防妇科疾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每日更换棉质内裤并用专用盆清洗外阴;经期避免盆浴和性生活;每年进行妇科检查和宫颈TCT/HPV筛查;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以调节内分泌;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益生菌,限制高糖高脂食物;出现异常分泌物或疼痛超过两周应及时就诊。40岁以上女性建议增加乳腺钼靶检查,绝经后仍需定期妇科随访。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