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癌的治疗措施主要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具体方案需根据肿瘤分期、患者年龄及生育需求等因素综合制定。
早期宫颈癌ⅠA-ⅡA期首选手术治疗,常见术式包括宫颈锥切术、全子宫切除术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患者,可考虑保留子宫的宫颈广泛切除术。手术能直接切除病灶,但可能伴随出血、感染或淋巴水肿等并发症,术后需定期随访HPV和TCT检查。
中晚期患者ⅡB-ⅣA期多采用体外放疗联合腔内近距离放疗。放射线通过破坏癌细胞DNA达到治疗效果,常见副作用包括放射性肠炎、膀胱炎及骨髓抑制。新型调强放疗技术能精准定位肿瘤,减少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常用铂类联合方案如顺铂+紫杉醇,可用于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化疗或晚期姑息治疗。化疗药物通过干扰癌细胞分裂发挥作用,但可能引起恶心脱发等不良反应。近年来脂质体阿霉素等新剂型可降低毒性。
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贝伐珠单抗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常与化疗联用。帕博利珠单抗等PD-1抑制剂适用于PD-L1阳性复发转移患者。治疗前需进行基因检测确认靶点表达情况。
通过激活T细胞杀伤肿瘤的卡瑞利珠单抗已获批用于二线治疗。治疗性HPV疫苗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免疫治疗可能引发甲状腺功能异常等自身免疫反应,需密切监测。
治疗期间应保证每日摄入90g优质蛋白质如鱼肉、豆制品和300g深色蔬菜,适量补充硒元素和维生素E。术后6周内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坚持凯格尔运动改善盆底功能。放疗患者需每日清洗照射区皮肤,穿着纯棉衣物。保持规律作息和乐观心态,治疗后前2年每3个月复查1次,5年内无复发可视为临床治愈。建议接种HPV疫苗预防复发,戒烟并控制慢性炎症。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