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期间常见症状包括潮热盗汗、情绪波动、月经紊乱、睡眠障碍和骨质疏松,多数属于生理性变化,少数需警惕病理性问题。
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血管舒缩功能失调,约75%女性会出现突发性面部潮红、出汗,夜间症状更明显。建议穿透气棉质衣物,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刺激。若伴随心悸或血压异常,需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激素变化直接影响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分泌,易引发焦虑、易怒或抑郁情绪。规律有氧运动可促进内啡肽分泌,必要时可考虑认知行为疗法。持续情绪低落超过两周需筛查抑郁症。
卵巢功能衰退导致月经周期缩短或延长,经量时多时少,这是绝经过渡期典型表现。异常子宫出血需通过超声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
雌激素减少影响褪黑素分泌,造成入睡困难或早醒。建议保持卧室温度18-22℃,睡前1小时避免电子设备。长期失眠可能诱发高血压,需监测动态血压。
雌激素缺乏加速骨量流失,腰背疼痛、身高变矮是典型信号。每日补充1000mg钙和800IU维生素D,负重运动可增强骨密度。椎体压缩性骨折需进行骨密度检查。
更年期女性应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300ml牛奶、50g大豆制品补充植物雌激素,每周进行3次30分钟快走或瑜伽。控制咖啡因摄入,睡前温水泡脚改善循环。定期妇科检查包括乳腺超声、宫颈TCT及骨密度检测,出现异常阴道流血、严重抑郁或骨折等情况需及时就医。保持社交活动可缓解心理压力,伴侣的理解支持对平稳度过更年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