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补钙可通过饮食摄入和营养补充两种方式实现,主要来源包括乳制品、豆制品、绿叶蔬菜、坚果种子以及钙补充剂。
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是钙质的优质来源,每100毫升牛奶约含100-120毫克钙,且吸收率较高。全脂与低脂乳制品钙含量相近,乳糖不耐受人群可选择无乳糖产品或发酵乳制品。建议每日摄入300-500毫升液态奶或等效乳制品。
豆腐、豆浆、腐竹等大豆制品富含钙质,尤其是用石膏硫酸钙点制的北豆腐,每100克含钙量可达138毫克。豆制品还含有大豆异黄酮,可能促进钙质沉积。发酵豆制品如纳豆的钙吸收率更高,适合素食者补充。
芥菜、苋菜、油菜等深绿色蔬菜钙含量突出,每100克约含100-200毫克钙。虽然蔬菜中的草酸可能影响钙吸收,但通过焯水处理可去除大部分草酸。建议每日摄入300-500克蔬菜,其中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芝麻、杏仁、榛子等坚果种子类食物钙密度高,每100克芝麻含钙量高达780毫克。坚果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镁元素,有助于钙的代谢利用。每日建议摄入20-30克原味坚果,咀嚼功能弱者可将坚果研磨后食用。
碳酸钙、柠檬酸钙等补充剂适用于饮食摄入不足人群。碳酸钙需随餐服用,柠檬酸钙则不受胃酸影响。选择时需关注单片元素钙含量通常为300-500毫克,并避免与高铁食物同服。长期服用者应定期监测血钙水平。
补钙需配合维生素D促进吸收,每日晒太阳20-30分钟可帮助皮肤合成维生素D。同时限制高盐、咖啡因和酒精摄入,减少钙质流失。运动尤其是负重运动能刺激骨骼对钙的利用,建议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运动。特殊人群如孕妇、更年期女性及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补钙方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