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没奶时,孩子可以吃配方奶粉或母乳库捐赠的母乳,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母乳不足可能由乳腺堵塞、营养缺乏、激素失衡、产后出血或心理压力等因素引起。
配方奶粉是母乳不足时的常见替代选择,其营养成分经过科学配比,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选择配方奶粉时需根据婴儿月龄匹配相应段位,冲泡时注意水温控制和器具消毒。部分婴儿可能对普通配方奶粉中的乳糖不耐受,需在医生建议下选择水解蛋白配方或无乳糖配方。
经严格筛查的母乳库捐赠母乳是仅次于亲母母乳的选择,含有活性免疫成分和易消化蛋白。使用前需确认捐赠者健康状况和母乳巴氏消毒流程,解冻时需隔水加热至适宜温度。早产儿或免疫力低下婴儿使用前应咨询注意观察是否有腹泻或过敏反应。
针对早产儿、低体重儿或代谢疾病患儿,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这类产品可能添加中链甘油三酯、核苷酸等特殊成分,需严格按医嘱选择和使用。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指标和血生化指标。
对于仍有少量母乳分泌的母亲,可采用哺乳辅助器补充喂养。该装置通过细管将储存的母乳或配方奶引导至乳头处,刺激婴儿吸吮反射的同时完成喂养。使用前需专业指导以确保卫生安全和有效吸吮,有助于维持母乳分泌。
大月龄婴儿在医生评估后可添加营养补充剂,如铁剂或维生素D滴剂。6个月以上婴儿可逐步引入强化铁米粉、肉泥等辅食,但应以奶类为主食。添加辅食需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注意观察排便和过敏情况。
母亲应保持充足休息和均衡饮食,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适量食用鲫鱼汤、瘦肉、鸡蛋等优质蛋白。通过热敷按摩、规律吸吮刺激等方式促进泌乳,必要时寻求专业哺乳指导。定期监测婴儿体重增长曲线,出现喂养困难、持续哭闹或生长迟缓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民间催乳偏方或未经灭菌的动物乳制品,所有喂养方式变更都应在儿科医生指导下进行。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