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生殖科普 > 生育百科 > 正文

夫妻必须了解的性保健知识

发布时间:2018-03-14 09:46:2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性保健并不是等到性爱功能下降,或者性欲减退、床上“战斗力”不足后才开始着手操办的事情。性保健要从年轻时候开始,最迟也要从夫妻婚后开始。然而,性保健的内容实在太广泛,很多夫妻不知道从何下手。夫妻性保健知识到底有哪些呢?多了暂且不提,只要做好下面的几项内容就能确保性爱的安全与和谐。

第一项:爱抚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爱抚是两个人的事,对方能否满足不可能全是你的责任。不过如果你能顾及对方的需求,的确能提高对方的乐趣。要知道,爱抚对男女都有提升欲望、加速快乐的效果。而且,女人性爱中是慢热型,爱抚可以迅速开启情欲,让她进入状态。

第二项:自然自由的性爱才完美

有些夫妻认为,亲热时你越注意性表现,性表现就越好。是大错特错,如果你只顾想着该如何如何,你自己就不会有什么感觉。一切顺其自然,不要去分析具体的表现,反而会得到最好的感觉。所以,性爱要自然、自由,不能拘谨也不要限制。

第三项:男人性功能可以维持长久

影响男人性兴奋的辜九激素通常在年轻时分泌最多,达到高峰。不过男性的性能力并不单是依赖生理因素的。他对自己、对性伴侣及性的感受,都会影响身体的反应。因此,年纪较大的男性如果健康状况良好,并对自己的性能力有所了解,又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对象,就可能比年轻的男性更能表达情爱。

第四项:夫妻必须要维持性新鲜感

终生伴侣是可以有历久弥新的性关系的,生厌往往是因为没有好好了解对方或用情不深。要维持新鲜感,双方亲热时可以更大胆、活泼和别出心裁一些。

第五项:性爱快乐并非恒定的

性爱不会永远都是激情快乐的,这种情形只有在小说中才有。在现实生活中,它可能是热烈的,也可能是温和的、平淡的,可能高潮叠起,也可能是平静地互相依侵,多种情况不—而足。把彻底的灵欲交流当作性的目标,目标本身就会令人分心,强求灵欲合一,反而不易达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文章推荐

妇科霉菌性阴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妇科霉菌性阴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霉菌性阴道炎反复发作与免疫力低下、用药不规范、卫生习惯不良、糖尿病控制不佳、伴侣交叉感染等因素有关,需针对性治疗与预防。1、免疫力调节:长期熬夜、压力过大或慢性疾病导致免疫力下降,阴道菌群失衡易诱发霉菌复发。建议补充维生素B族和益生菌,保持7-8小时睡眠,每周进行瑜伽、快走等中等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临床常用转移因子口服液、脾氨肽冻干粉等免疫调节剂辅助治疗。2、...[详细]
发布于 2025-05-18

推荐阅读

防辐射孕妇装几个月穿
防辐射孕妇装几个月穿
防辐射孕妇装几个月穿呢?其实,很多准妈妈在怀孕初期就开始考虑这个问题。怀孕期间,准妈妈们总是希望能为宝宝提供最好的保护,而防辐射孕妇装似乎成为了许多人的选择之一。虽然科学界对电磁辐射对胎儿的影响尚未有定论,但适当的预防措施总是让人心安。一般来说,孕妇可以在怀孕初期就开始穿防辐射孕妇装。尤其是在怀孕的前三个月,这段时间是胎儿器官发育的关键期,准妈妈们更需要注意外界环境的影响。虽然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电磁[详细]
2024-12-05 09:33
完美的夫妻生活需要爱抚
完美的夫妻生活需要爱抚
你可以趁女人毫无防备的时候,偷偷在背后“袭击”她,刚开始,她可能会被你吓一跳,或者反抗你,可当你慢慢地抚摸他时,她就会进入状态,很陶醉的享受你给予她的温柔抚摸。抚摸她的脸颊,抚摸她脖子的后面,然后用大拇指抚摸她的脸颊,同时注视着她的眼睛。也...[详细]
2021-05-14 10:54
疑心病太重怎么办
疑心病太重怎么办
疑心病太重可能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甚至影响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面对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关注和改善的问题。疑心病常常源于对自身安全感的缺乏,或者对他人信任度的不足。通过一些策略和方法,我们可以逐步改善这种情况。改善疑心病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自我反思。试着去理解为什么会对某些事情产生过度的怀疑。可能是因为过去的一些经历让你变得更加警惕,或者是因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写日记是一个不错的方式,通[详细]
2024-12-05 07:21
上夜班女人会老得快吗
长期夜班可能加速女性衰老,主要与生物钟紊乱、激素失衡、皮肤氧化、免疫力下降、代谢异常有关。1、生物钟紊乱:昼夜颠倒工作干扰褪黑素分泌周期,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和细胞修复能力减弱。建议固定作息时间,白天睡眠时使用遮光窗帘,必要时短期服用褪黑素补充剂如脑白金、汤臣倍健褪黑素片。2、激素失衡:皮质醇持续升高会抑制雌激素分泌,引发月经紊乱和卵巢早衰风险。需定期检测性激素...[详细]
2025-05-18 15:39
轻断食大姨妈会紊乱吗
轻断食大姨妈会紊乱吗
轻断食可能导致月经紊乱,与热量摄入不足、激素水平波动、代谢压力、体重快速下降、营养缺乏等因素相关。1、热量不足:长期每日热量摄入低于基础代谢需求,身体启动生存机制,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建议调整断食方案,女性每日热量不低于1200大卡,可尝试5:2轻断食法每周5天正常饮食,2天控制热量。2、激素失衡:脂肪组织参与雌激素合成,体脂率低于22%易引发闭经...[详细]
2025-05-18 15:38
女性每天骑车多久最佳
女性每天骑车30-60分钟最佳,需结合运动强度、骨盆健康、心血管适应、关节保护、个体差异五方面调整。1、运动强度:中等强度骑行可提升心肺功能,建议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高强度骑行超过1小时可能引发肌肉劳损,需配合间歇训练。初学者可从20分钟开始逐步增加时长,避免突然加量导致运动损伤。2、骨盆健康:长时间骑行压迫会阴区可能引发神经麻木,选择中空坐...[详细]
2025-05-18 15:38
艾灸小肚子对妇科病有好处吗
艾灸小肚子对妇科病有好处吗
艾灸小肚子对部分妇科病有辅助改善作用,主要通过温经通络、散寒除湿调节女性生殖系统功能。1、痛经缓解:原发性痛经多因子宫受寒或气血瘀滞,艾灸关元、气海等穴位可促进盆腔血液循环。选择清艾条悬灸或隔姜灸,每次15-20分钟,月经前一周开始连续施灸。临床观察显示配合艾灸治疗可使60%患者疼痛程度降低。2、慢性炎症:盆腔炎等慢性炎症存在局部微循环障碍,艾灸产生的红外辐...[详细]
2025-05-18 15:37
来例假重了4斤还能瘦回去吗
月经期体重增加4斤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及生理周期管理自然恢复。1、激素波动:黄体期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水钠潴留,子宫内膜增厚使体重暂时增加2-4斤。月经来潮后激素水平回落,多余水分通过经血排出,3-5天内体重可逐渐恢复。建议经期每日监测晨起空腹体重,避免因焦虑加重水肿。2、饮食调整:高盐饮食会加剧水肿,每日钠摄入量需控制在1500mg以内...[详细]
2025-05-18 15:36
大姨妈期间是否可以暂定轻断食呢
大姨妈期间是否可以暂定轻断食呢
女性经期应暂停轻断食,月经期间身体需要更多营养支持,盲目限制热量可能加重不适。1、激素波动:经期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导致血糖调节能力减弱。轻断食可能引发低血糖反应,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选择全谷物、坚果等低升糖指数食物维持血糖稳定。2、铁元素流失:经期每天平均流失15-28mg铁元素,过度节食可能加剧缺铁性贫血。可适量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高铁食物,必...[详细]
2025-05-18 15:35
姨妈期不吃饭会瘦几斤
姨妈期不吃饭会瘦几斤
姨妈期不吃饭可能导致短期体重下降2-3斤,但会引发营养不良、内分泌紊乱等问题,科学减重需结合经期生理特点。1、水分流失:经期前激素变化导致体内水分潴留,经期开始后水分排出可能造成体重减轻假象。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会加速水分流失,但实际脂肪未减少。建议每日饮水1.5-2升,适量补充电解质。2、肌肉分解:空腹状态下身体会分解肌肉供能,基础代谢率随之下降。经期失血本...[详细]
2025-05-18 15:34
婴儿的大便像蛋清什么引起的
婴儿的大便像蛋清什么引起的[详细]

居宝芹

居宝芹

主任医师

2025-03-25 15:41
肾虚看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肾虚看中医好还是西医好?[详细]

冯淬灵

冯淬灵

主任医师

2025-02-06 12:37
吃他达拉非片可以喝酒吗
吃他达拉非片可以喝酒吗[详细]

高其宏

高其宏

副主任医师

2025-02-02 17:16
脂溢性脱发怎么治疗
脂溢性脱发怎么办[详细]

雷明君

雷明君

副主任医师

2025-01-26 18:57
流产大出血怎么治疗
流产大出血怎么治疗[详细]

曹剑

曹剑

副主任医师

2025-01-19 16:20
怎么缓解生理期疼痛该
怎么缓解生理期疼痛该[详细]

张龙

张龙

副主任医师

2025-01-19 12:36
肾阴虚西医如何用药
肾阴虚西医如何用药[详细]

王强

王强

副主任医师

2025-01-12 15:29
大脚趾底肿痛主要的原因有哪些
大脚趾底肿痛主要的原因有哪些[详细]

李宏

李宏

副主任医师

2025-01-10 17:07
心肌梗死放支架后能吃麝香保心丸吗
我有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放支架后能吃麝香保心丸吗?[详细]

何红涛

何红涛

副主任医师

2025-01-10 12:56
孩子脱发原因是什么?
孩子脱发原因是什么?[详细]

刘雯敏

刘雯敏

副主任医师

2025-01-07 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