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通常需要做妇科B超、激素水平检测、阴道分泌物检查、宫腔镜检查、腹腔镜检查等五项主要检查。这些检查可帮助区分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明确是否存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器质性疾病。
经阴道或腹部B超是痛经的基础检查项目,能直观观察子宫、卵巢形态结构。通过超声可发现子宫肌瘤、腺肌症等占位性病变,判断是否存在盆腔积液。对于青春期女性,B超还能排除生殖道畸形引起的梗阻性痛经。
月经周期第2-4天抽血查性激素六项,可评估卵巢功能是否异常。孕酮水平不足可能提示黄体功能不全,高泌乳素血症可能引发排卵障碍性痛经。甲状腺功能检查也能排除内分泌因素导致的月经紊乱。
取宫颈分泌物进行病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能诊断慢性盆腔炎引发的继发性痛经。细菌性阴道病、衣原体感染等妇科炎症可能引起盆腔粘连,导致月经期下腹坠痛加重。该项检查对性生活活跃女性尤为重要。
对于B超提示宫腔异常的患者,宫腔镜能直接观察子宫内膜情况。可确诊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宫腔内病变,同时能取出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检查通常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需麻醉下操作。
当怀疑子宫内膜异位症或盆腔粘连时,腹腔镜是诊断金标准。通过微创手术能清晰看到盆腔脏器表面的异位内膜病灶,术中可同步进行粘连松解或囊肿切除。该检查需住院进行,适用于长期顽固性痛经患者。
痛经女性日常应注意经期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生冷饮食。可尝试热敷下腹部缓解痉挛疼痛,适量饮用姜茶、红糖水等温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调节内分泌,严重痛经者建议记录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供医生参考。若检查发现器质性疾病,需遵医嘱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长期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