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
您的位置: 复禾男女 > 夫妻保健 > 正文

男用避孕套使用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5-11-23 12:14:47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爱情是美好的,恋爱中的人总是最幸福的,同样性爱也是美好的,过性生活的时候总会让大家感觉到无比快乐,现在男人用避孕套用的比较多,所以了解男用避孕套使用方法是有必要的,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过好性生活。

使用时须知

(1)捏瘪避孕套前端小囊,将空气挤出。

(2)将排尽空气的避孕套套在阴茎头上,再把卷折部分边推边套直至阴茎根部,避孕套前端的小囊应悬在阴茎头部以备贮藏精液之用。

(3)带好避孕套后,可以在套外涂上一些避孕药膏,这样,一方面可增加润滑,减少异物感,另一方面还可杀死一旦因避孕套破裂而外溢的精子,确保避孕效果。必须注意,不能将油类物质,凡士林或其他油脂作为润滑剂,因为这些油类物质会使橡皮变质而损坏。

(4)射精后,在阴茎还没有软缩以前,用手捏住避孕套,将阴茎和避孕套一起抽出,以免精液流出套外而进入阴道,使用后必须立即检查避孕套有没有破裂,如有破裂必须马上采取措施,以防避孕失败。

(5)使用避孕套最好是每次用新的,以保证避孕效果,如无条件也可以将使用过的避孕套,用清水洗净、擦干,扑上滑石粉保存好再用,但在每次使用前必须仔细检查,在确准没有裂缝和滑孔后方可使用,一般一个避孕套可用2~3次。

在实际生活中,只要你严格掌握避孕套的使用要点,每次同房时都能坚持使用,避孕效果是很可靠的。有很多夫妇,一生中只用避孕套这一避孕方法,而能达到长期节育的目的。避孕套在国外某些国家的使用率更高,他们认为使用避孕套方便、安全、可靠、经济,其不仅用于避孕,而且还可用它来防止性病的传染和女子宫颈癌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文章推荐

16岁时间短可以怎么恢复
16岁男性出现性生活时间短的情况,通常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心理疏导及针对性训练改善。主要与青春期发育未完全、心理紧张或不良习惯等因素有关,一般无须过度担忧。1、调整生活习惯保证每日7-9小时规律睡眠,避免熬夜影响激素分泌。减少久坐行为,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控制手淫频率至每周1-2次,避免过度刺激导致敏感度异常。2、进行盆底肌训练每日进行...[详细]
发布于 2025-07-03

推荐阅读

分泌物发黄是什么炎症
分泌物发黄是什么炎症
分泌物发黄可能与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炎症有关。阴道分泌物颜色异常通常由细菌感染、滴虫感染、霉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异味、瘙痒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1.细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是阴道内菌群失衡导致的炎症,常见症状为灰白色或黄色分泌物,伴有鱼腥味。过度清洁、频繁性生活可能破坏阴道微环境平衡。可遵医嘱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克林霉素...[详细]
2025-07-03 05:00
10天换一次内裤没事吧
10天换一次内裤没事吧
10天换一次内裤可能增加感染风险,建议每天更换。内裤长时间不换容易滋生细菌,引发会阴部炎症或泌尿系统感染。内裤作为贴身衣物会直接接触皮肤分泌物和汗液,超过24小时未更换时,汗液中的盐分与皮脂混合形成潮湿环境,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繁殖。夏季高温或运动后出汗较多时,细菌繁殖速度更快,可能诱发会阴部瘙痒、湿疹或股癣。女性更需注意,阴道分泌物中的蛋白质成分可...[详细]
2025-07-02 13:41
16号扩肛条有多大
16号扩肛条的直径约为16毫米,属于中等规格的扩肛器械,常用于肛门检查或术后恢复治疗。扩肛条是医疗常用的辅助工具,主要用于肛门狭窄、痔疮术后恢复等情况。16号扩肛条的直径对应16毫米,这个尺寸能够满足多数成年患者的治疗需求。使用前需充分润滑,操作时保持放松状态,避免强行插入导致黏膜损伤。扩肛治疗通常需要循序渐进,从较小型号开始逐步过渡到16号规格,每次扩肛时...[详细]
2025-07-03 16:10
13岁还没开始发育正常吗
13岁还没开始发育一般是正常的,青春期启动时间存在个体差异。青春期发育受遗传、营养、环境等多因素影响,女孩通常在8-13岁启动,男孩在9-14岁启动,部分健康儿童可能稍晚于这个范围。从生理角度看,青春期延迟可能与家族遗传有关。若父母一方曾有发育较晚的情况,孩子也可能呈现相似特征。日常营养摄入不足或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可能影响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导致第二性...[详细]
2025-07-03 15:45
130斤穿36码胸罩小吗
130斤穿36码胸罩是否偏小需结合胸围和罩杯综合判断,不能仅凭体重或单一尺码下定论。胸罩合身标准主要取决于下胸围与罩杯的匹配度,36码对应下胸围80厘米左右,若实际测量数据相符且罩杯无压迫感则属正常。体重与胸围并非绝对正相关,脂肪分布和乳腺组织比例存在个体差异。130斤体重者若骨架较大或脂肪集中于腹部,可能下胸围接近80厘米,此时36码底围合适;若脂肪主要分...[详细]
2025-07-03 15:20
y基因最厉害三个地方
Y染色体在人类遗传中具有三个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性别决定、父系遗传标记和部分特殊基因功能上。Y染色体携带SRY基因主导胚胎雄性分化,其单倍型特征使父系谱系追踪更精准,同时含有与精子发生、男性生育力相关的关键基因。1、性别决定Y染色体短臂上的SRY基因是胚胎向男性发育的核心开关,能激活睾丸分化并促使睾酮分泌。该基因在受精后5-6周表达,通过SOX9等下游基因级...[详细]
2025-07-03 14:55
鸡翅吃多了会导致性早熟吗
鸡翅吃多了会导致性早熟吗
鸡翅吃多了通常不会直接导致性早熟,但长期过量食用可能因饮食结构失衡间接影响激素水平。性早熟主要与遗传、内分泌异常或环境激素暴露等因素相关。鸡翅本身是常见的肉类食材,含有优质蛋白和矿物质,适量食用对健康有益。但部分养殖过程中可能使用促生长剂,若肉类残留激素超标,长期大量摄入可能干扰儿童内分泌系统。油炸或烧烤的鸡翅脂肪含量高,过量食用易引发肥胖,而脂肪组织可促进...[详细]
2025-07-03 14:31
成年人专注力训练最有效的方法
成年人专注力训练最有效的方法主要有正念冥想、认知行为训练、时间管理技巧、环境优化、运动调节等。长期专注力不足可能与压力、睡眠障碍、注意力缺陷障碍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个体情况选择干预方式。1、正念冥想正念冥想通过呼吸锚定和身体扫描提升觉察力,每天10-15分钟练习可增强前额叶皮层活跃度。临床研究显示,持续8周的正念训练能使大脑灰质密度增加,减少思维飘移。建议使用...[详细]
2025-07-03 14:06
16岁吃毓婷会怎么样
16岁服用毓婷可能导致月经紊乱、恶心呕吐等短期不适,长期频繁使用可能影响内分泌功能。毓婷属于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为左炔诺孕酮,通过抑制排卵或干扰受精卵着床发挥作用,但青少年生殖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需谨慎使用。1、月经周期紊乱毓婷中的高剂量孕激素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可能引发月经提前或推迟,部分使用者会出现突破性出血。这种情况通常在1-2个月经周期...[详细]
2025-07-03 13:41
10岁女儿偷钱说谎怎么办
10岁女儿偷钱说谎可通过加强沟通、明确规则、正向引导、心理干预和家庭环境调整等方式纠正。这种行为通常由零花钱不足、模仿他人、缺乏关注、攀比心理或心理问题等原因引起。1.加强沟通每天固定15-30分钟亲子对话时间,用开放式提问了解孩子行为动机。避免质问"为什么偷钱",改为"最近是否需要买特别的东西"。通过共情表达理解需求,如"妈妈小时候也遇到过零花钱不够的烦恼...[详细]
2025-07-03 13:16
百蕊颗粒哺乳期流鼻涕可以吃吗
我还在哺乳期,我有流鼻涕的症状,百蕊颗粒哺乳期流鼻涕可以吃吗?[详细]

周学勤

周学勤

主任医师

2025-04-04 18:08
安宫牛黄丸有什么功效和作用
安宫牛黄丸有什么功效和作用[详细]

雷麸尔

雷麸尔

副主任医师

2025-03-30 15:52
新生儿拉大便声音特别响是什么原因
新生儿拉大便声音特别响是什么原因[详细]

张文同

张文同

主任医师

2025-03-25 17:28
胃痛恶心想吐要用什么方法
胃痛恶心想吐要用什么方法[详细]

路华

路华

副主任医师

2025-03-24 15:35
左炔诺孕酮肠溶片一周可以吃几次
同房的时候并没有采取避孕措施,担心意外怀孕,所以就吃了左炔诺孕酮肠溶片。左炔诺孕酮肠溶片一周可以吃几次?[详细]

白玉青

白玉青

副主任医师

2025-03-03 17:20
产后第九天恶露突然变多,像来月经那样正常吗
我是顺产的,前几天恶露都是血色的,今天去厕所突然恶露量比较大,产后第九天恶露突然变多,像来月经那样正常吗?[详细]

曹剑

曹剑

副主任医师

2025-03-01 14:29
男人尿急尿频尿不尽是怎么回事
这段时间我尿频尿急的问题比较严重,男人尿急尿频尿不尽是怎么回事?[详细]

张国喜

张国喜

副主任医师

2025-02-24 12:22
婴儿腹泻怎么喝米汤
婴儿腹泻怎么喝米汤[详细]

桑桂梅

桑桂梅

副主任医师

2025-01-20 12:37
宝宝腹泻服药无效怎么治疗
宝宝腹泻服药无效怎么治疗[详细]

李婕琳

李婕琳

副主任医师

2025-01-15 16:58
小孩肠胀气怎么治疗
小孩肠胀气怎么治疗[详细]

王海燕

王海燕

副主任医师

2025-01-10 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