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便秘可选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小麦纤维素颗粒或开塞露等药物缓解。产后便秘多与激素变化、盆底肌松弛、饮食结构改变、活动量减少及心理压力等因素相关,需在医生指导下根据个体情况选择药物。
乳果糖口服溶液是渗透性泻药,通过保留肠道水分软化粪便。该药不被肠道吸收,哺乳期使用安全,常见不良反应为轻度腹胀,需从小剂量开始调整。需注意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服用,避免影响药效。
小麦纤维素颗粒属于容积性泻药,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蠕动。该药含膳食纤维,适合长期调理,服用时需配合大量饮水。可能出现短暂排气增多,肠梗阻患者禁用。
开塞露通过甘油刺激肠壁引发排便反射,适用于粪便干结的应急处理。使用频率每周不宜超过2次,避免产生依赖性。操作时注意润滑导管,直肠出血或术后患者慎用。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益生菌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功能性便秘。需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储存时避光防潮。部分菌株可能通过母乳影响婴儿,需告知医生哺乳情况。
麻仁润肠丸等中成药含火麻仁、苦杏仁等成分,适合阴虚型便秘。需辨证使用,避免与西药泻剂联用。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出现腹泻应立即停用。
产后便秘调理需综合干预: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增加芹菜、燕麦等膳食纤维摄入;顺产产妇产后6小时可开始腹部按摩,剖宫产待伤口稳定后做凯格尔运动;建立固定排便时间,如晨起后15分钟内如厕;保持乐观情绪,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若便秘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腹痛、便血等症状,需及时排查器质性病变。哺乳期用药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