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间确实可能影响睡眠质量,主要与激素波动、身体不适、情绪变化等因素有关。
月经周期中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干扰褪黑素分泌,导致入睡困难或睡眠浅。黄体期后期激素骤降尤其容易引发睡眠结构紊乱,表现为快速眼动睡眠减少。
痛经、腰酸、乳房胀痛等生理症状直接影响睡眠舒适度。约60%女性经期会出现下腹坠胀感,夜间体位改变可能加重不适感,造成频繁觉醒。
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0.3-0.5℃,经期体温回落过程中可能出现夜间盗汗。这种体温调节紊乱易导致睡眠中断,常见于经前1-2天。
经前综合征带来的焦虑、抑郁情绪会延长入睡时间。血清素水平降低可能引发睡眠维持障碍,部分女性会出现多梦或早醒现象。
经期铁元素流失可能导致不宁腿综合征,夜间肢体不适感明显增强。同时前列腺素升高引发的肠道蠕动加快,也可能增加夜间如厕频率。
建议睡前用40℃温水泡脚15分钟改善血液循环,选择左侧卧睡姿减轻子宫压迫感。饮食上增加南瓜子、黑芝麻等富含镁元素的食物,避免傍晚后摄入咖啡因。轻度有氧运动如经期瑜伽可促进内啡肽分泌,但需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运动。保持卧室温度18-22℃并穿着透气棉质睡衣,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使用枣仁安神胶囊等中成药调理。
曹剑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