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性欲减退或缺失可能由心理压力、激素水平异常、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心理咨询、激素治疗、基础疾病管理、药物调整、生活方式改善等方式干预。
长期工作压力、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会抑制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导致性欲下降。伴侣关系紧张或性心理创伤也可能引发心因性性冷淡。建议通过正念减压、伴侣沟通咨询等方式缓解,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
睾酮缺乏是常见生理因素,40岁后男性睾酮每年下降1%-2%。甲状腺功能减退、高泌乳素血症等内分泌疾病也会影响性欲。需检测性激素六项,确诊后可考虑睾酮替代治疗或溴隐亭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会导致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影响阴茎血流。前列腺炎、精索静脉曲张等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常伴随性欲降低。需控制原发病,如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降压药如倍他乐克、抗雄激素药物如非那雄胺可能抑制性功能。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或阿片类止痛药也会产生影响。建议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勿自行停药。
长期熬夜、酗酒会干扰激素分泌节律,尼古丁会损伤血管功能。缺乏运动导致体脂率过高时,脂肪组织会将睾酮转化为雌激素。建议保持23点前入睡,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BMI控制在18.5-24之间。
日常可适量食用牡蛎、坚果等富含锌元素食物,有助于维持睾酮水平。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每40分钟起身活动。伴侣应避免指责抱怨,共同参与慢跑、瑜伽等减压活动。若调整生活方式3-6个月无改善,需到男科或内分泌科进行系统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中老年男性建议每年检测一次游离睾酮水平,及时发现年龄相关的性腺功能减退。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