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盆底肌松弛可通过凯格尔运动、腹式呼吸、瑜伽球训练、桥式运动、深蹲等锻炼方式改善。盆底肌松弛多与妊娠分娩、长期腹压增加、年龄增长、激素水平下降、慢性咳嗽等因素有关。
平躺屈膝收缩肛门和阴道肌肉5秒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日3组。该动作直接强化盆底肌群,改善控尿功能。初期可借助生物反馈仪辅助定位肌肉,避免错误发力。
仰卧时用鼻腔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呼气时收缩盆底肌,每次呼吸维持6-8秒。这种呼吸模式能协调膈肌与盆底肌运动,减轻腹腔压力对盆底的冲击,适合产后早期康复。
坐于瑜伽球上双腿分开与肩同宽,通过骨盆前后左右移动保持平衡。不稳定平面能激活深层盆底肌,增强肌肉耐力和协调性,每次训练10分钟需有人保护防跌倒。
仰卧屈膝抬臀至肩髋膝成直线,同时收缩盆底肌维持5秒。该动作能同步锻炼臀大肌与盆底肌群,改善盆腔血液循环,每组12次,注意避免腰部代偿发力。
双脚分开略宽于肩,下蹲时膝盖不超过脚尖,站起时收缩盆底肌。自重深蹲可增强盆底肌抗压能力,适合已具备基础肌力者,初期可扶椅背辅助,每日20次分2组完成。
建议搭配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银耳、猪蹄等食物促进结缔组织修复,避免提重物、久蹲等增加腹压的行为。游泳、快走等低冲击有氧运动可增强整体肌力。若出现漏尿、脏器脱垂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中重度松弛可能需要电刺激治疗或悬吊手术干预。坚持锻炼3-6个月后多数患者症状可明显改善,更年期女性可咨询医生进行激素替代治疗辅助康复。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