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措施除避孕套外,主要有短效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避孕针剂、自然避孕法五种方式。
含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复方制剂,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性状实现避孕。正确使用有效率超99%,需每日固定时间服用。常见药物包括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屈螺酮炔雌醇片等,适合月经规律女性,需排除血栓病史等禁忌症。
分为含铜节育器和激素节育器两类。含铜节育器通过铜离子杀伤精子,有效期5-10年;激素节育器释放孕激素抑制内膜生长,有效期3-5年。需由医生操作放置,可能出现经量增多或点滴出血等副反应。
将孕激素缓释棒植入上臂皮下,有效期3年。通过抑制排卵、增厚宫颈黏液避孕,有效率99%以上。常见副作用包括不规则出血、头痛,适合需要长期避孕且对激素耐受者。
单孕激素制剂如醋酸甲羟孕酮,每3个月肌注一次。通过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实现避孕,使用便捷但可能导致月经紊乱、骨质流失,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2年。
包括安全期计算、基础体温监测、宫颈黏液观察等方法。需严格记录生理指标避开排卵期,实际使用失败率约25%,适合月经极规律且能坚持记录的伴侣。
选择避孕方式需综合考虑有效性、使用便捷性及个体健康状况。短效避孕药和宫内节育器适合追求高效避孕人群,皮下埋植剂和避孕针剂适合中长期需求,自然避孕法则要求使用者具备较强自律性。所有激素类避孕方法使用前应咨询医生评估适应症,使用期间建议定期体检监测激素水平变化。日常可搭配记录月经周期、观察身体反应等方式提高避孕可靠性,出现异常出血或不适需及时就医。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