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的使用年龄需根据具体医疗需求决定,通常青春期后女性在医生指导下可用于调节月经、辅助生育或激素替代治疗。
女性初潮后出现月经不调时,经医生评估可能需要黄体酮调节周期。常见于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需配合超声检查和激素六项确诊。口服地屈孕酮、黄体酮胶囊或注射黄体酮针剂是常用方案,使用周期通常为10-14天。
20-45岁女性在辅助生殖技术中需黄体支持,如试管婴儿移植后使用黄体酮阴道凝胶。先兆流产患者需监测孕酮水平,肌肉注射黄体酮剂量需根据孕周调整。子宫内膜薄导致不孕时,需连续使用3个月经周期。
45岁以上女性出现更年期症状时,可能采用雌孕激素联合疗法。连续联合方案需每日服用微粉化黄体酮胶丸,周期序贯方案需每月服用12-14天。需定期乳腺超声和肝肾功能检查,有血栓史者禁用。
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需黄体酮预防复发,常用醋酸甲羟孕酮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急性期,每8小时肌注黄体酮20mg止血。原发性闭经患者需排除染色体异常后,采用周期性孕激素撤退治疗。
男性前列腺癌患者禁用黄体酮制剂。运动员滥用黄体酮可能被判定为兴奋剂违规,正常男性使用会导致乳房发育和性欲减退。儿童仅在特定遗传代谢疾病中由专科医生指导使用。
日常饮食可补充维生素B6和锌元素促进黄体功能,如食用牛肉、香蕉和深海鱼。适度有氧运动如游泳、快走有助于激素平衡,避免过度节食导致黄体功能不足。用药期间需监测体重变化和情绪波动,出现严重头痛或视觉异常需立即停药就医。储存黄体酮注射液需避光25℃以下,阴道给药前需清洁双手避免感染。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